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巽风和吹王者归 > 第280章 信仰之光

第280章 信仰之光(3 / 3)

进萝卜地。

冰冷的泥土沾在他的法衣上,他却像在完成一场神圣的仪式:“这些典籍是我们信仰的根,只要根还在,爱尔兰的精神就不会像枯叶般腐烂。”

他们还在陶罐旁埋了块石碑,上面刻着一行盖尔语:“等到自由的太阳升起,请让这些书重见天日。”

后来英军果然搜查了图书馆,只找到几本伪经,修士们假装顺从的模样,骗过了搜查的士兵。

可谁也没看到,麦克尔修士藏在袖管里的那片羊皮纸——上面抄着《诗篇》里的句子:“耶和华是我的岩石,我的山寨,我的救主。”

信仰的力量,更像一张无形的网,跨越了阶层与地域的界限。

出身贵族的天主教徒们,虽住着有护城河的城堡,吃着银盘里的烤肉,却始终与穿粗布衣裳的底层民众站在一起。

梅奥郡的伯爵爱德华,祖上曾是英国国王的宠臣,可他却将城堡的地窖改造成秘密粮仓,夜里派管家赶着马车,将燕麦和土豆送往挨饿的反抗者营地。

他的女儿伊莎贝拉,有着一头金色的卷和白皙的皮肤,本该参加伦敦的宫廷舞会,却总穿着粗布裙子,混在农妇中参加地下弥撒。

她利用参加英军将领夫人茶会的机会,装作天真地问:“夫人,为什么最近总看到士兵往西边运大炮呀?”

再将套来的情报写在丝绸手帕上,塞进圣像的底座里,由神父传递给游击队。

有次爱德华伯爵劝女儿:“你这样太危险了,我们的爵位和财富……”

伊莎贝拉却打断他,指着胸前的银十字架:“爸爸,爵位会被剥夺,财富会被抢走,可信仰不会。

在天主面前,伯爵的女儿和拾柴的女孩是一样的。

为爱尔兰的自由效力,比任何勋章都更荣耀。”

后来她果然被英军怀疑,不得不流亡法国,但她在巴黎建立的情报站,依然为爱尔兰输送着重要消息。

在无数个这样的日夜,信仰如同看不见的丝线,将爱尔兰人的心紧紧缝在一起。

他们或许有着不同的职业——铁匠、农民、修士、贵族;不同的身份——老人、孩童、男人、女人,却在同一种信仰的指引下,踩着同一条布满荆棘的路,朝着同一个目标奋进。

当英军的炮火将巴利纳的村庄炸成废墟,幸存者们会在断壁残垣中竖起用树干做的十字架,在旁边搭起茅草棚,继续祈祷,继续播种;当游击队员在贝尔法斯特的巷战中牺牲,路过的面包师会偷偷将圣像塞进他的怀里,让他带着信仰上路;当神父被押上绞刑架,围观的民众会齐声唱起圣歌,让歌声盖过绞索收紧的声响。

这信仰,早已越了宗教的范畴,成为了爱尔兰民族精神的脊梁。

它让人们在最绝望的时刻依然相信希望——就像相信春天总会到来;在最残酷的压迫下依然坚守尊严——就像坚守圣坛上的烛火永不熄灭。

正如老神父奥康奈尔在临终前,对着围在身边的游击队员们所说:“天主或许不会直接降下奇迹,不会派天使来挥舞利剑,但他给了我们信仰。

这信仰,就是我们自己创造奇迹的力量。”

当爱尔兰的土地上,十字架与绿旗在风中一同飘扬;当晨祷的钟声与反抗的号角在山谷间交织回荡;当老人用盖尔语念着祷词,孩童用炭笔描绘着自由,人们便知道,信仰的光芒已然穿透乌云,照亮了前路。

这场以信仰为名的抗争,或许还将经历漫长的黑夜,但黎明的曙光,已在h0ri0n(地平线)上跳动,终将染红爱尔兰的天空。

hai

最新小说: 抗战:爆兵打的鬼子说这仗没法打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九娘 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回到汉朝当大佬 不学鸳鸯老 大唐男保姆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火烧黎明 灭世魔龙三岁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