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后,才通过芜湖市政府的不懈努力,与上汽集团搭上了线。
奇瑞付出了无偿划拨20%注册资金的巨大代价(35040万元),才换来了“上汽奇瑞”的名分和那张宝贵的7字头轿车生产资质。
即便如此,合作之初上汽也约定了“四不原则”:不投资、不管理、不承担风险、不参与分红,纯粹是给个名分,骨子里还带着嫌弃。
后来奇瑞凭借QQ等车型迅速崛起,年销量突破9万辆,却引来了通用、大众的抄袭指控,官司风波不断。还是靠着上汽在中间周旋才得以平息。
2003年合作到期,上汽退回股份,双方分手。
奇瑞一夜之间失去了庞大的维修网络支持,一度陷入困境。但这并未阻止奇瑞的腾飞,2007年8月,奇瑞第一百万辆汽车下线,成为最早突破百万销量的自主品牌,从造车到百万辆,仅用了6年时间!
现在,秦远和太子要走的,正是这条充满荆棘却前景广阔的造车路。
他们并非没有同行者,此时的吉利、长城,也正在各自的轨道上艰难探索。
秦远最大的优势,在于他对国内这几家未来汽车巨头发展历程的洞若观火。
因此,他毫不犹豫地让太子转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