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功泉、冯仑几人吃着口中的饺子,身上热了,心也热了。
这一路上他们还真没吃什么东西,如今能吃上这热腾腾的饺子,身上的寒意都驱散了不少。
看见他们这狼吞虎咽的样子,秦远低声吩咐刚子开着停在院子里的车回去,让秦妈张桂兰多做几个菜顺便将剩余的饺子都端过来。
“秦总,够了,我们填吧填吧肚子就行了。”
王功泉拦住刚子,还想矜持一下。
“今天是除夕,你们大老远过来,我还能让你们饿着。”
秦远握住他的手道:“听我的,先坐下,趁着这个等饭的时间,咱们聊聊。”
听秦远这么说,王功泉也就坐下了。
其他几人也都将目光落在秦远身上。
王功泉愣神了片刻,便主动介绍道:“秦总,这位是冯仑,我在琼州闯荡时的老大哥,这是易笑迪、王启复。”
他们几人中,冯仑年纪最大,今年已经32岁了。
王功泉次之,30岁。
最小的是王启富,只有23岁,大学毕业之后就跟着这几位闯荡。
对于他们几个秦远知之甚详,因为他前世就专门看过一本书提到“万通六君子”。
冯仑和王功泉一样,都是体制内出身。
甚至于职位还更高,都到了处级。
而且所在的单位还是实权最大,最为热门的体改委。
那时候他才三十岁,按道理本应前途无量。
但由于所在的地方是琼州,一切都是草创,手下有一百多个编制,却都处于空缺。
能够动用的资源,就是手里的权力,和能给出的批文。
冯仑赚的第一桶金就是将手中的一批彩电批文卖给了潘石屹,潘石屹则拿着这些批文倒卖出了二十万。
几个人一分,那都有几万进账。
八十年代的几万,可谓是厚利。
几人本想着大干一场,谁知道风云突变。
王功泉入狱,冯仑在体制内也待不下去了,于是就选择下海经商。
如果按照前世的轨迹,下海经商后,他在燕京与牟其中相识,而后加入了南德集团。
王功泉出狱后,也是在冯仑的引荐下,加入了南德集团。
不仅是他,王启复、潘石屹、刘军几人都是如此。
甚至于当时的南德,有三分之二的管理层,都是通过冯仑的引荐才进来的。
功高震主,这自然引得牟其中的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