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一声啊。
再说了,咱们家也有自己的计划,您这一下把东西都给了叔叔,我们怎么办?”
女儿也在一旁附和:“是啊,爸,您不能总是这么不顾家地帮叔叔,他自己也该努力啊。”
陈锦松看着家人的反应,心里有些不是滋味,但他觉得自己的出点是好的,只是没想到家人会这么不理解。
在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如水,轻柔地洒落在陈家的小院里。
陈秀芸趁着一家人刚吃完晚饭,家中稍显安静之时,悄悄把景辰拉到了一旁的角落。
她神情凝重,眼中透着一丝无奈与忧虑,轻轻握住景辰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辰儿啊,你爸这回做事可真是太让妈寒心了,他这人太自私了,做啥事儿都不跟我商量一声。
平日里,你爸不管做什么决定,妈都尽量理解他,很少去反对,毕竟咱们是一家人,得相互扶持。
可这次,你爸做的实在是太过分了!”
陈秀芸微微顿了顿,抬眼望向院子的角落,仿佛还能看到那堆曾经堆积如山的黄土,接着说道:“你瞧瞧院子里那些黄土,虽说咱们现在暂时用不上,但那可是个长远的打算啊。
等你长大成人,到了该盖房子的时候,那黄土可就派上大用场了。
可你爸倒好,一声不吭地就无偿给了你叔叔。
你想想,等你以后真要盖房子,咱们就得花钱去买土了,这得多花多少钱呐!”
说到这儿,陈秀芸的声音不禁有些颤抖,眼中泛起了泪花:“还有啊,那些柴火,那可是妈起早贪黑,辛辛苦苦从山上一捆一捆背回来的呀!
每背一捆,都累得我腰酸背痛,可我想着能给家里省点钱,能让你们冬天暖和点,就咬着牙坚持下来了。
结果呢,你爸又无私地让你叔叔随便拿去用。
山上的林地给你叔叔也就罢了,可这些柴火是妈用自己的力气,一点一点背回来的心血啊!
再说了,你婶婶身强力壮的,她为啥就不能自己去背柴火呢?她又不是没这个能力。”
陈秀芸轻轻叹了口气,缓了缓情绪,继续说道:“妈也知道,作为子女,孝顺父母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
不管是你外公外婆,还是你爷爷奶奶,咱们都应该尽心尽力地孝顺。
可孝顺归孝顺,也不能不顾咱们自己家的实际情况啊。
你说是不是,辰儿?”
陈秀芸望着景辰,眼神中满是期待,希望儿子能理解自己的委屈和无奈。
景辰凝视着母亲,眼中满溢着心疼之色。
在这一刻,他清晰地看到岁月已悄然在母亲脸上留下了痕迹,那几缕不知何时爬上鬓角的银丝,仿佛是生活艰辛的无声诉说。
他深切地懂得,母亲的每一句言语,每一个举动,都饱含着对他深深的爱意,皆是为了他的未来而殚精竭虑。
景辰深知,自母亲嫁入这个家的那一天起,便将全部的心血倾注其中。
这么多年来,母亲从未与爷爷奶奶红过一次脸,更别说吵架了。
在日常生活中,母亲始终将爷爷奶奶视作自己的亲生父母一般悉心照料。
每天清晨,母亲总是第一个起床,精心准备好热气腾腾的早饭,端到爷爷奶奶的面前;夜晚,她又会在睡前为老人嘘寒问暖,确保他们睡得安稳。
逢年过节,母亲即便手头并不宽裕,也会想尽办法为爷爷奶奶添置新衣,准备丰盛的饭菜。
农忙时节,母亲在田间辛勤劳作后,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也不忘先去看看爷爷奶奶有没有什么需要。
她总是用自己的行动,默默地诠释着孝道。
在景辰心中,母亲就是这个家最温暖的港湾,她的善良与孝顺,如同熠熠生辉的灯塔,照亮了整个家庭。
景辰心疼地注视着母亲,眼神中满是理解与温情。
他轻轻握住母亲的手,温柔且坚定地说道:“妈妈,我都明白,您所说的每一个字,所担忧的每一件事,全都是为了我好啊。
这么多年来,您对这个家的付出,对爷爷奶奶的孝顺,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您向来把爷爷奶奶当成自己的亲爸亲妈一样对待,从没有过一丝一毫的亏待。
这次爸爸这样的做法,确实是有些考虑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