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炼出一柄通体金黄的神剑,剑成之日,霞光万丈,正是如今星际八卦阵的雏形。
“剑者,所以安天下也。”黄帝的声音威严如雷。
记忆中,三祖并非一开始就同心协力。伏羲主张以柔克刚,用八卦的流转之力慢慢消磨灾厄;神农主张以药净化,用地球的生机转化黑气;黄帝则主张以力镇压,用轩辕剑的锋芒彻底斩断祸根。三人争执不休,险些让灾厄趁机逃脱。直到一次惨烈的战斗,神农为保护伏羲,被黑气灼伤了左臂,险些丧命,三人才幡然醒悟,合力布下封印。
“原来先祖也曾有过分歧……”诸葛亮的意识感慨万千。他想起自己与周瑜在赤壁斗智,与司马懿在祁山周旋,忽然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一意孤行,而是求同存异,合力同心。这或许就是三祖想要传递给他的讯息。
记忆碎片继续涌现,他“看”到三祖在封印完成后,将归墟星图分为三份,分别传给自己的后裔,希望后世子孙能在灾厄再次苏醒时,凭借星图找到封印之法。他还“看”到三祖在临终前,以自身灵魂为祭,在昆仑墟埋下一颗“定魂珠”,用以稳定地脉,延缓灾厄的苏醒。
“定魂珠……”诸葛亮心中一动,立刻调动星链能量,扫描昆仑墟地脉。果然在遗迹深处发现一颗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珠子,如鸽卵大小,光芒虽微弱,却异常纯净,正是三祖埋下的定魂珠。此刻珠子的光芒忽明忽暗,显然快要耗尽能量。
“有了!”他眼中闪过一丝喜色。定魂珠虽弱,却蕴含着三祖的灵魂之力,若能将其融入八卦阵的阵眼,定能大大增强封印的力量。他立刻引导一道紫金神光,将定魂珠从地脉中取出,悬浮于自己身前。
珠子接触到神光,立刻爆发出耀眼的光芒,三祖的虚影在光芒中缓缓显现——伏羲手持八卦图,神农手持药草,黄帝手持轩辕剑,三人面带微笑,对诸葛亮点了点头,然后化作三道流光,融入定魂珠中。
定魂珠的光芒更加炽烈,如同一颗微型太阳,悬浮在八卦阵的阵眼。八道光柱在珠子的照耀下,能量瞬间暴涨,八卦漩涡的旋转速度加快,黑气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发出绝望的嘶吼。
诸葛亮能感觉到,自己与三祖的距离从未如此之近。他们的智慧,他们的勇气,他们的牺牲精神,都化作一股暖流,涌入他的意识。他不再是孤军奋战,身后有千万先祖的英灵在支持着他。
然而,生命力的消耗也越来越快。他的鹤氅已变得半透明,手指的轮廓开始模糊,唯有手中的羽扇,仍散发着淡淡的竹香,提醒着他自身的存在。
姜维在生门处看得真切,急呼:“丞相!您的身体……”
诸葛亮微微一笑,笑容在光海中显得格外温暖:“无妨。为了苍生,老夫这点牺牲,又算得了什么?”他抬手将定魂珠按入自己的眉心,与天眼相融。刹那间,紫金神光与定魂珠的白光交织,形成一道更加璀璨的光柱,直冲昆仑墟地脉深处。
星际八卦阵终于完全成型,八道光柱与天际的星链、地脉的定魂珠相连,形成一个稳固的能量循环。黑气被彻底禁锢在八卦阵的最中心,再也无法动弹,只能发出不甘的呜咽。
冰原上一片欢呼,众将望着成型的八卦阵,眼中充满了激动与敬佩。他们知道,这场持续了万载的浩劫,终于在这一刻,迎来了真正的终结。
第三节 力竭神枯 鞠躬尽瘁付丹心
星际八卦阵已成,八道光柱如擎天之柱,将昆仑墟遗迹牢牢锁在中央。那团墨色的黑气被压缩成拳头大小的球体,悬浮在阵眼下方,表面不断有符文闪烁,那是八卦阵的禁锢之力在缓缓净化它的邪性。诸葛亮立于光海之中,眉心的天眼与定魂珠相融,发出柔和而坚定的光芒。他的身体却愈发透明,鹤氅已近乎无形,唯有衣袂边缘的金线还能勉强辨认,手中的羽扇也开始变得虚幻,扇骨上的二十八宿图腾时明时暗。
“丞相!”姜维策马奔至阵眼附近,却被一道无形的光障挡住。他望着诸葛亮虚幻的身影,泪水夺眶而出,甲胄上的冰棱因情绪激动而簌簌掉落,“您快停下吧!封印已成,剩下的交给我等便可!”
诸葛亮缓缓转头,目光穿过光障,落在姜维脸上。他的声音已带着一丝空灵,却依旧清晰,仿佛从遥远的天际传来:“伯约,此阵虽成,却需有人以神识镇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