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历史军事 > 迁徙的三国城堡 > 第123章 拾骸探遗迹 登城遇机锋

第123章 拾骸探遗迹 登城遇机锋(4 / 4)

,竟将大水晶的残像补全:

画面中,银甲人跪在崩塌的高台上,掌心的螺旋符号与地面的星图共鸣。远处,无数浮城正朝着一个巨大的黑色裂隙飞去,裂隙周围环绕着十二颗燃烧的星辰,星辰的光芒竟组成北斗七星加五纬的图案。一名银甲人举起一块水晶,水晶中映出中土的山川河流,而在河流的源头,竟有一座与“天街”形制相同的母城,城郭上刻着九个巨鼎,鼎身的纹饰正是大禹治水的图景。

“那是……昆仑墟?”张合失声惊呼,袍袖拂过石案,震落一粒水晶齑粉,“《山海经》说昆仑之丘,方八百里,高万仞,有开明兽守之。难道上古真有此等神城?你看那母城的位置,恰在河源星宿海,与我军探马所报一致!”

甘宁捂着流血的手臂,凑近细看,臂上的红痕在金光下竟变成银色:“你们看那裂隙,像不像我在南海见过的‘归墟’?老渔民说归墟是海眼,能吞船吸鲸,可这裂隙在天上!还有那飞着的城池,比我江东的楼船大百倍,船上若有酒窖……”

赵云的手指划过石墙上的光影,忽觉指尖微烫。他想起诸葛亮在《马前课》中所言:“自今往后,天地将倾,非人力所能挽。”此刻看着影像中迁徙的浮城,突然明白那“天地将倾”,或许并非指乾坤倒转,而是指上古神城的回归。当他的指尖触到银甲人甲胄上的九鼎纹饰时,石墙上的光影突然波动,竟映出诸葛亮的面容——丞相羽扇轻摇,站在“天街”的观测塔上,对着星图微笑,身后是排列整齐的木牛流马。

“丞相……”赵云失声唤道,却见水晶彻底碎裂,化作齑粉,齑粉中飘出一缕青烟,在月光下凝成“天时”二字。此时东方已泛鱼肚白,浮城在晨光中渐渐隐入云海,城砖上的星图刻痕逐一熄灭,唯有街角那株响叶,仍在晨风中奏着《小雅·鹿鸣》,只是曲调中多了几分苍凉,像老人在月下独酌,酒杯碰着空荡荡的酒坛。

张合默默收起水晶齑粉,放入贴身的铅盒,对赵云抱拳道:“今日所见,已非我等凡俗所能理解。某当即刻回营,禀明魏王。只是子龙公瞧那银甲人的甲胄,像不像我军虎豹骑的明光铠?难道……”他欲言又止,目光投向昆仑山方向。

甘宁却将酒葫芦掷向城墙,酒液在石面上画出一道弧线,落地时竟凝结成一枚螺旋状的冰晶:“不管他什么上古神城,某只知这浮城必有宝藏!待某养好伤,定要再来探个究竟!张合小儿,下次再抢某的功,便把你丢进那黑色裂隙喂鱼!”

赵云望着隐入云涛的浮城,手按怀中那枚微缩水晶。水晶虽小,却似有千钧之重,掌心的螺旋纹仍在发烫,仿佛在呼应着某个遥远的召唤。他想起诸葛亮临行前的叮嘱:“凡天下异兆,皆为天时流转之象,需以‘变’字应之。”此刻方知,这“天街”的出现,或许正是天时转动的枢纽,而那“迁徙指令”,恐怕不仅是上古神城的密码,更是预示着三国格局即将迎来的天翻地覆——当浮城再次降临,恐怕不再是风蚀的遗迹,而是带着雷霆万钧的战阵。

马蹄声惊散晨雾,三方先遣队各怀心事踏上归程。赵云勒马回望,见浮城最后一线轮廓消失在云海深处,唯有一缕金光从云缝中落下,恰好照在他枪尖的微缩水晶上,映出万千流转的星图,宛如万古光阴在指尖流淌。那星图中,一颗新星正在升起,光芒直指许昌、成都、建业三地,仿佛预示着一场超越刀兵的战争,即将在天地之间展开。而祁连北麓的风,此刻正带着浮城的气息,吹向中原大地,吹动三国的旌旗,也吹动了历史的齿轮,发出轻微而沉重的“咔嗒”声。

最新小说: 六国派我当间谍,接头人是秦始皇 从抽卡开始做皇帝 红楼兵仙 李龙鳞苏凤翎 崇祯之军火大明 卧底回来后被病娇抱回家了 专心经营酒店的我成了万人迷! 寒门小厨娘:夫君是探花 斩神:原魔代理,开局解锁执行官 龙吟壮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