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都有可能被总管幕府的亲卫夺走兵权?想到这里,众将领们的脸色都变得有些阴沉。
面对郭澄的质问,那名亲卫却显得异常镇定,毫无惊慌之色。
他不紧不慢地向郭澄回禀道:“昨夜属下奉命巡查各城,途中偶然现了突厥细作的踪迹。
属下当机立断,率领手下暗中跟踪这些细作,经过一番观察,现他们有从东城门出城的迹象。
于是,属下决定先一步赶到东城门,准备与崔磊校尉一同将这些突厥细作拿下。”
说到这里,亲卫稍稍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然而,当属下赶到东城门时,却被告知崔磊校尉酉时后便去了勾栏,并未在城门值守。
为了防止突厥细作趁机逃脱,属下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不临时决定接手东城关防,并最终成功地将那两名突厥细作一举拿下。”
“突厥细作,属将其转交给参军柳大人了。
然而,昨夜我在东城守候了整整一个晚上,一直到接到总管您召集众将的军令为止,都没有见到崔磊校尉的身影。”
亲卫的这番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在大帐内引起了一阵轩然大波。
众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崔磊的去向并不在意,真正令他们震惊的是,幕府的亲卫竟然在昨晚就成功地找到了突厥细作!
这意味着什么?众人心中都很清楚,怪不得当突厥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兵临城下时,四座城门早已紧闭,原来是因为这个原因啊!
“肃静!”
郭澄见状,猛地一声怒喝,如惊雷一般在大帐内炸响,让原本嘈杂的声音瞬间戛然而止。
他的目光冷冽如刀,扫视着帐内的众将,最后停留在右队列后方的一个人身上。
“柳参军!”
郭澄的声音低沉而威严。
“末将在!”
柳参军听到呼唤,连忙大步迈出,双手抱拳,向郭澄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他所言是否属实?那两名突厥细作,是否真的在你那里?”
郭澄的问题直截了当,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回禀总管,此人所言句句属实,末将确实从亲卫手中接过了那两名突厥细作。”
柳参军的回答干脆利落,毫不含糊。
“好!
那么,从这两名突厥细作身上,可有什么收获?”
郭澄紧接着追问。
柳参军目光如炬,死死地盯着崔澄,眼中的怒意仿佛要喷涌而出一般。
他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头的怒火,再次插手行礼,声音略微有些颤抖地向郭澄禀报:“启禀总管,末将有要事禀报。
那突厥细作经过一番审讯,终于招供了。
原来,我军内部有人与突厥暗中勾结,才致使突厥大军如神兵天降般兵临城下,而我军却对此毫无察觉。”
崔澄听闻此言,心中猛地一沉,仿佛被重锤狠狠地敲击了一下。
他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毫无血色,额头上也冒出了一层细汗。
柳参军刚才看向他的那道眸光,犹如寒芒刺骨,让他浑身冷,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郭澄一直密切留意着崔澄的反应,当他看到崔澄的脸色瞬间变得如此苍白时,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冷笑。
显然,他对崔澄的表现颇为满意,似乎已经猜到了其中的端倪。
“何人如此大胆,竟敢勾结突厥!”
郭澄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佯装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声色俱厉地吼道,“柳参军,快快将此人姓名道来!”
柳参军见状,毫不迟疑地答道:“回总管,那与突厥勾结之人,便是副将军崔澄!”
柳参军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向前迈出一步,他的手指直直地指向崔澄,仿佛一道闪电划破夜空。
这一举动让在场的众将们再次哗然,他们的目光像被磁石吸引一般,纷纷投向了崔澄。
崔澄的脸色在瞬间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抹惊慌之色如惊鸿一瞥般在他的脸上闪过。
然而,他毕竟是久经官场的老将,仅凭柳参军的一句话,还不至于让他完全乱了阵脚。
真正让他忧心忡忡的是,如果那两个突厥人的情况真的被柳参军提到这幕府大帐中来,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