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来到大姐家(2 / 3)

气炉头正火力全开,左边的铸铁锅里炖着排骨,奶白色的汤汁在锅底翻涌,氤氲的热气裹着肉香往门外飘;

右边的平底锅上摊着鸡蛋饼,金黄的边缘微微卷起,油星子偶尔蹦起来,落在灶台上发出细碎的轻响。

大姐系着条洗得发白的碎花围裙,灰色的短发用一根黑色皮筋随意束在脑后,几缕碎发贴在鬓角,沾着细密的汗珠。

她今年六十六了,脸上爬着些深浅不一的皱纹,可精神头却比不少年轻人还足,说话时声音响亮得像挂在房梁上的铜铃,“来了啊!快坐快坐!”话音刚落,她就转身从橱柜里拿出个印着红牡丹的搪瓷杯,抓了把茉莉花茶放进去,开水“哗啦”一声冲下去,茶叶在杯底打着旋儿。

“你自己喝着,我顾不上你”,说完她又扎进厨房,左手拿着锅铲翻鸡蛋饼,右手不忘伸到旁边的锅里搅两下排骨,脚步轻快得像踩着风,完全看不出心脏和血压偶尔会不稳定。

我坐在堂屋的木椅上,看着她忙碌的背影,想起前几天在村头绿化地碰到她的场景。

那天太阳正毒,她戴着顶草帽,手里握着铁锹,正弯腰给刚栽下的冬青培土,汗水顺着草帽的边缘往下滴,把后背的衣服都浸湿了一大片。

同村的王婶劝她:“你这身子骨还逞啥强?快回家歇着吧!”她直起腰,抹了把汗,笑着说:“没事,这点活儿算啥?在家待着才难受呢!”后来才知道,那片绿化地是村里找零工打理的。

一天才给八十块钱,有人找她时,她二话不说就应了,家里人劝她别去,她还急眼,嗓门一下子提上去:“我身体好着呢!不干活咋行?闲下来浑身都不得劲!”这就是农村长大的大姐,一辈子都闲不住,在她眼里,只要还能站起来、还能挪步,就不算病,除非真的倒下了,才肯认自己“不中用”。

正想着,二楼传来轻微的翻书声。大姐顺着我的目光往上指了指,压低声音说:“俩丫头在学习呢,老大上初一,老二上三年级,一人一间房,互不打搅。”说着,她把刚做好的鸡蛋饼盛进盘子里,又盛了碗排骨汤,轻轻端着往二楼走。

我跟在后面,只见二楼的两个房间门都虚掩着,从门缝里能看到,老大正趴在书桌前写数学题,眉头微微皱着,手里的笔在草稿纸上飞快地演算;老二则坐在小书桌前,手里拿着语文课本,小声地读着课文。

“俩孩子从一年级开始,就没断过辅导班,”大姐把食物放在门口的小凳子上,轻轻敲了敲门,“老大报了数学和英语,老二报了作文和舞蹈,每周六周日都得去城里上课,远的地方离咱家十多里路呢。”说起接送孩子的事,大姐脸上满是心疼,却没半句抱怨。

不管刮风下雨,每个周末清晨六点多,她就骑着那辆半旧的电动车,载着孩子往城里赶。

冬天天寒,她怕孩子冻着,就把自己的厚棉袄裹在孩子身上,自己只穿件薄外套,迎着冷风往前骑;

夏天天热,她提前把电动车上的遮阳棚支好,还在车筐里放瓶凉白开,怕孩子渴着。有一次,她送完孩子往回走时,突然觉得心脏不舒服,胸口发闷,她赶紧停在路边,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可下午送孩子时,她没跟任何人说,还是像往常一样骑着电动车去了。

“叮铃铃”,大姐的手机响了,是村里绿化队打来的,让她明天去给树苗浇水。

她接起电话,声音又恢复了往日的响亮:“好嘞!明天我准到!”挂了电话,她转身进了厨房,又开始忙活起来,锅里的排骨还在咕嘟咕嘟地响,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她的身上,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

我看着她忙碌的身影,心里满是敬佩,这就是我的大姐,一个六十六岁的农村妇女,用自己的双手撑起家里的烟火,用不抱怨的付出守护着孩子,就像田埂上的野草,平凡却坚韧,在岁月里活出了最动人的模样。

暮色渐浓,窗外的天色彻底沉了下来,客厅里暖黄的灯光把家具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我坐在沙发上,指尖还残留着刚摸过外甥女书架上那本旧书的粗糙质感,就听见厨房传来碗筷碰撞的轻响。

过了一会儿,大姐端着满满两大盘菜从厨房走出来,青花瓷盘边缘沾着几点油星,热气裹着饭菜的香气扑面而来——一盘是金黄油亮的炒鸡蛋,边缘微微焦脆,另一盘是炖得软烂的土豆烧肉,肉香混着土豆的

最新小说: 游戏?还是哲学? 乱混聚树 大清隐龙 还说你不是神仙 甄嬛传:穿余莺儿后小厦子是我爹 红楼:我和黛玉互穿了 鹰掠九天 特工传奇之重明 嫡嫁千金 换经纪人后,顶流他恃宠而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