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叔重新坐下,将面前的酒盅倒满,闷了一大口下去,高度的烈酒入喉让他的表情狰狞了一下,也没再继续问下去。
该问的也都差不多问完了,至于到底是真是假,还得我们再慢慢消化消化。
但不管如何,既然我们已经来了,并且还是做着心理准备来的,去肯定是要去的!
马山靠看我们又都重新坐了下来,这才松了口气,主动给我们倒上了酒,晃了晃空酒瓶,还准备让服务员再拿两瓶进来,被二叔摆手拒绝,明天早上还要进山,酒喝多了误事,菜可以多吃点。
吃饭完出了饭馆,我们没回小镇,直接在就近的宾馆开了几间房,但并没有立即去睡觉,几个人又围在一起讨论起来。
马山靠从头到尾所说的话逻辑缜密,我们讨论了许久,也没想出破绽。
如果马山靠说的全是实话,那么真就有可能是我们过于警惕,误会宋半城,把事情给想复杂了。
本质上事情很简单,王薄假借开凿佛窟之名,暗中藏宝造墓,可惜死的太突然,没来得及交代后事,造好的墓也没能用得上,被葬在了临时修建的墓里。
宋半城怕说了实话,我们吓得不敢去,就把这座临时修建的墓说成了疑冢,隐瞒了碑文上的永坠地狱不得超生的后果,这勉强也能说的通顺。
但即便如此,我们仍旧还是保留几分对宋半城的警惕。
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保留几分警惕,到时候再见机行事!
至于碑文上说的,任何人不可进入,否则必遭血煞噬魂这些,应该确实不只是单纯的吓唬吓唬人那么简单,毕竟我们已经看出了那是个明山暗穴的‘白虎衔尸’极凶之地。
所以也提前带了准备去啃一块硬骨头的心理准备。
就这么我们七个人挤在一间房里讨论到了后半夜,才各自回房睡觉。
次日清晨。
济南这边虽然没有下雪,但天阴冷的厉害,尤其是天灰蒙蒙刚亮的清晨,凌厉的冷风就像是刀子剌在脸上。
我们一行八人在路边找了个早点铺子,匆匆吃了些油条、甜沫和包子,就在马山靠的带领下,开着面包车直奔千佛山。
在90年代初的千佛山,虽然已是济南当地的着名景点,但只开发了小部分,主要是以山上的兴国寺为主。
兴国寺坐落在千佛山阴山半腰,也是千佛山的主体建筑,刚开始叫千佛寺,后来扩建后又改成了兴国禅寺。
基本上来千佛山的游客,大多也都是奔着兴国寺,来上香祈福的。
我们来之前,也对这个千佛山做过一些背调,听说这个千佛山很‘邪门’,出过不少的灵异事件,比如山上的佛像在特定时间影子会动,还有在空旷的山谷洞穴大喊,传回来的回声不是自己的声音,以及后山人迹罕至的深处,会容易遇到‘鬼打墙’等等……
总之就是传的邪门儿的事儿很多,甚至古代的小说家还经常会以千佛山为背景,创作类似《聊斋》之类的鬼怪故事……
我们到了千佛山之后,直接把车光明正大的停在了景区里,背上鼓鼓囊囊的背包,在山门口花了几块钱买了几盒线香拿在手里,乔装成从外地来的香客。
进了山门,上山的很多小路还是土石路面,路边的植被也显得原始茂密,因为是冬日清晨,游客寥寥,只有些早起锻炼的本地老人,穿着厚厚的棉袄,在山道上慢悠悠地活动。
马山靠像是非常熟悉上山的路况,走在前面带着我们七拐八绕,专挑那些偏僻、甚至没有路牌指示的小径走,越往里走,人工修缮的痕迹就越少,周围的原始风貌越加明显,山势也越加的陡峭,光秃秃的槐树和杨树枝桠狰狞地伸向天空,松柏上挂着枯藤,偶尔还能听到几声不知名的动物嘶叫,在寂静的深山回荡。
我们一行人紧跟着马山靠的步伐,全程也没怎么说话,一直走到了后山深处。
后山就完全没了人工修缮的痕迹,甚至几乎都没了路,沿途还看到了不少摩崖石刻和佛龛,有些佛龛已经残破的只剩下了空空的石洞,大大小小的各种规模的佛像雕工古朴,但在没有保护的情况下,历经风雨侵蚀,基本上都已经面目模糊,身上布满青苔枯藤和发黑的水渍,有些佛像的面容不仅模糊的看不出应有的慈祥,甚至感觉还透着一股说不上来的诡异,在这大白天都有些让人心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