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来解释,“您想啊,咱们就算用这水力锻锤,不眠不休地打上一个月,能造出多少柄宝剑?一百柄?两百柄?这点东西,送到陛下眼前,够看吗?”
相里子脸上的狂热,冷却了几分。是啊,大秦的战争,靠的是规模,是数量。一两件神兵利器,在动辄数十万人的战场上,作用微乎其微。
扶苏也瞬间明白了苏齐的意思,他皱眉道:“你的意思是,我们不该追求‘精’,而该追求‘量’?”
“不不不,不是不要精,而是要一种……可以被大量复制的‘精’。”
他走到众人中间,捡起一根树枝,在地上画了起来。
“我们来想一个问题。大秦的军队,为什么战无不胜?”
张苍捻着胡须,不假思索地回答:“军功爵制,激励士卒奋勇杀敌。法令严明,三军进退如一。兵甲犀利,弓弩强劲。”
“说得好!就说这弓弩!”苏齐用树枝在地上画了一个简陋的弩机,“一把强弩,有多少个零件?”
相里子答到:“弩臂、弩弓、悬刀、望山、钩心……少说也有十几个关键部件。”
“正是!”苏齐在地上画了一个圈,又在圈里画了几个小格子,每个格子里写上不同的工序,“一把弩,十几个部件。咱们就设十几个工位,每个工位只负责一道工序。比如,甲专门负责打磨弩臂,乙专门负责校准悬刀,丙专门负责安装钩心……如此一来,每个人都只做自己最熟练的那一道,速度自然就上去了。这叫‘流水线’作业,就像水一样,哗哗地往前流,部件从这头进去,成品从那头出来,中间不停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