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日子总要往前走(1 / 2)

刺杀的阴影并未在江州停留太久,至少表面上如此。郡守府的命令如常下达,各部门依旧高速运转。一鲸落,万物生,巴家这头巨鲸倒下了,巴郡这片土地,小民黔首们终于要迎来真正的春天了。

工坊内,炉火熊熊,锤声叮当,锯木声、锉磨声此起彼伏,热浪滚滚。墨家弟子们在相里子的带领下,不仅仅是埋头苦干的工匠,更像是一群充满探索精神的学者,将墨家典籍中的古老智慧与眼前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不断尝试,不断改进。扶苏隔三差五便会过来看看,每次都能看到新的变化。

“公子您看!”相里子指着一口刚从模子里取出来,还在散热的大铁锅,黝黑的锅体泛着金属特有的光泽,脸上带着难以抑制的自豪,“此锅比巴家原先用的陶锅大了近三倍,锅底更薄,受热更均。我们又改进了灶台,将烟道加长,盘旋数圈,利用余热烘干盐柴,如此一来,不仅熬盐更快,还能节省不少柴薪!”

扶苏走近细看,那灶台设计得确实巧妙,心中赞叹不已。这些看似微小的改进,累积起来,却能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巨子辛苦了。”扶苏由衷地说道,“有你们在,巴郡的盐业,何愁不能兴旺?”

相里子闻言,更是激动,他躬身道:“能为公子分忧,能让我墨家之术不致蒙尘,造福于民,是我等之幸事!”他身后的几个年轻墨家弟子,也是一脸与有荣焉的兴奋,看向相里子的目光充满了崇敬。

“巨子,巨子!”张苍不知何时凑了过来,“这产量上去了,成本可得给要算清楚了,分毫不能差!还有这人员调配,生产流程,都得有个章程,可不能乱糟糟的一锅粥。我这账本可都备好了,就等您这边的数据了。”

相里子笑道:“张府长放心,这些某都已在着手整理。待各处矿山盐井陆续恢复生产,定会有一套详细的账目和规程呈上。”

苏齐则在一旁优哉游哉地扇着扇子,斜睨着张苍,慢悠悠地开口:“我说张苍,你这光想着收钱,不想着花钱啊?这工具好了,人手也得跟上不是?那些盐奴矿奴,虽然捡回条命,可大多身子骨都亏空得厉害,能干多少活?总不能指望他们老哥几个,就把这金山银山都给挖出来吧?”

张苍听着苏齐的怪话,眉头一挑,看向苏齐:“苏先生此言何意?莫非,你又有什么高见了?”

苏齐嘿嘿一笑,扇子一合,指了指江州城外的方向:“高见谈不上。我只是觉得,这巴郡啊,地是好地。可我瞅着江州城外那些田地,倒是肥沃,可那耕田的犁,也太笨重了些。一头牛拉着,后面还得跟俩壮汉扶着,吭哧瘪肚一天下来,也耕不了几亩地。这农耕可是大事,就算有再多的盐铁,但是老百姓吃不饱肚子,那也是白搭。”

扶苏心中一动,巴蜀之地,农业基础雄厚。巴家倒台,大量依附于巴家的农户也失去了原先的秩序。巴家的土地已经被收回,若能趁此机会,改进农具,按户籍授田,登记造册,明确权属,不仅能让百姓迅速安定下来,更能为大秦提供稳定的粮草来源。

他又想到了那些在临时营地里,眼神逐渐恢复光彩的黔首。

数日后,烈日之下,扶苏站在一片新开垦的荒地前,看着几个刚分到田土的黔首,用着官府发下的、却依旧是秦地常见的直辕犁,费力地耕作。“民以食为天啊。”

土地有些板结,犁铧入土不深,拉犁的老牛喘着粗气,耕作的汉子也是汗流浃背,进度却慢得令人心焦。

“公子,巴家倒了,这些人能有自己的地种,已经是天大的恩赐了。”范目在一旁躬身道,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也有几分无奈,“只是这巴蜀之地,多丘陵,土质也并非处处上佳,农具若不精良,产出实在有限。”

扶苏微微颔首,目光转向一旁抱着个水囊,正优哉游哉喝水的苏齐:“先生,依你看,这农事,可有改进之法?”

苏齐砸吧砸吧嘴,将水囊递给扶苏,扶苏摆手示意不用。苏齐也不客气,又灌了一口,才慢条斯理地说道:“公子,这玩意儿,我瞧着跟咱们以前用的也没啥大区别,费劲!不过嘛,”

他眼珠一转,像是突然想起了什么,“我记得以前在哪本快散架的杂书上看过,说是什么‘拐弯犁’,能翻土更深,也更省力,一个人一头牛就够了。还有什么‘多嘴撒播车’,一次能播好几行,又快又匀,

最新小说: 小姑奶奶下山了,在桥洞底下摆摊算命 师尊身后空无一人,但徒弟全是大佬 嫁给高冷执政官后,小记者求轻宠 七零随妈改嫁,系统崽被首长后爸宠上天 穿越后碰到了老乡 闪婚而已,别失控 我是快穿大佬,有亿点点钱怎么了? 公府上下宠我如宝,养兄一家后悔了 离婚三天:我冷淡至极,他索吻成瘾 退婚三个童养夫,阴戾池爷宠我入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