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量拜谢后起身,喜滋滋的道:“回陛下的话,天佑大唐,逆贼李瑛已经遇刺身亡!”
虽然做梦都在盼望凤凰能够成功除掉李瑛,但消息来的如此之快,如此之顺利,还是让李隆基有些不敢相信。
“二郎真的死了,是你兄长亲眼所见?”
晁量摇头:“兄长并没看到。”
“或者是长安逆廷为他发丧,举行国葬了?如果没有看到尸体,难保有诈!”
李隆基捻着胡须,满脸狐疑的猜测道。
晁量答道:“亦未发丧。”
李隆基顿时露出不悦之色:“那你们兄弟因何断定二郎已经身亡?”
“事情是这样的,三天之前的深夜子时,李瑛急招七位大臣连夜入宫……”
晁量当即把自己掌握的讯息一一对李隆基道来。
“自那夜之后,长安朝廷已经暂停早朝,三大内宫门全部关闭,文武百官非召不得入宫。
张九龄、颜杲卿等四位宰相,以及萧嵩、李祎、李泌等人也一直待在宫中不出来,似乎在密谋什么大事。
长安十二座城门关闭八座,东南西北仅留一座城门通行,监门卫严查出入人员,微臣费了很大的功夫方才出城。
大街小巷到处都是金吾卫的影子,凡是有可疑人员一律下狱,现在的长安各级衙门大牢已经人满为患……
综合以上种种,臣与兄长断定李瑛十有八九已经身亡或者病重难治……”
“哈哈……好!”
李隆基闻言不由得放声大笑,“如此看来,二郎十有八九死在了凤凰手中。如果长安逆庭大张旗鼓的给二郎发丧,朕反而会怀疑其中有诈,这般遮遮掩掩,如临大敌,实乃皇帝驾崩的措施。”
旁边的林招隐问道:“如果李瑛真的死了,张九龄、颜杲卿这帮人为何不给他发丧,再扶李俨继位?”
晁量解释道:“我与兄长也推断了这帮逆贼的心理,猜测大概是因为长安兵力空虚,所以张九龄他们暂时秘不发丧。
长安军近期很可能会向长安撤兵,以免京城出现骚乱,待到各路兵马返回长安之后,逆庭定会扶立新帝,然后给逆贼李瑛发丧。”
李隆基目光如炬,看起来十分睿智果决:“长安城中有多少兵马?”
“根据兄长的了解,长安城内大概只有两万金吾卫,两万监门卫,仅此而已。”晁量如实回答。
“朕要亲征长安,在李俨继位之前,招降长安城内的守军!”
李隆基当机立断,“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倘若被李俨继位,长安内部安顿下来,咱们就没机会了。马上召李林甫、裴敦复、王琚、徐峤、王倕等五人入宫来见朕!”
“喏!”
林招隐答应一声,转身去安排。
李隆基又对晁量道:“你一路奔波辛苦了,让林知事先带你吃顿饭,稍后等诸位大臣到来,尚需要你再当众陈述。”
“臣遵旨!”
&nb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