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皇年间。
听见三征高句丽的结果,不管是杨坚夫妻俩,还是
别说天幕上的后人觉得惊讶,就算是他们,也觉得杨广就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做!
他们本来以为,三征高句丽,第二次虽然因为杨玄感的叛变而仓促撤兵,但第三次,总不能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吧?
吃一堑长一智,既然有了杨玄感叛变,杨广想来一定会在三征高句丽之前,派人严防死守,杜绝杨玄感这一类的事情再发生。
既然这样,三征高句丽就算是不顺利,那双方也应该打的十分激烈才是,结果弄了半天,就因为高句丽派人投降了,就这么轻易的撤兵了?
杨广还满意?他为什么满意》他凭什么满意?他满意个锤子!
发动战争,不是为了钱财和土地,就为了让别人说一声道歉?就为了自己家太有钱了,要挥霍一部分是吗?
出兵花费的军费和路上消耗的粮草怎么算?就这么白白的浪费了?
隋文帝杨坚觉得自己快要被气死了。
天幕上说了,未来的高句丽会来侵扰隋朝的边境,可是他为了隋朝的百姓,这才接受了高句丽的道歉。
这并不代表着他不想攻打高句丽。也不代表着他不想把高句丽占据的辽东地区拿回来!
杨坚本来以为杨广这么执着于攻打高句丽,也是想要拿回辽东,结果呢?就这?
隋文帝在台阶上走来走去,觉得再这样下去不行:“来人,派人去查探一下高句丽的情况,若是发展的不行,就让他们派使者来隋朝请罪!”
“让这些使臣都去给杨广那个混账东西道歉去!他不是想听吗?这次朕让他听个够!!”
【杨广的奢侈无度和残暴统治,让隋朝的农民起义随处可见。】
【隋炀帝聪慧但是自负,他残暴的性格也注定了身边不会有敢于直谏的忠臣,一群佞臣为了让杨广开心,隋朝各地的农民起义从来不会告知杨广实情,而是谎称起义已经渐渐平息。】
【杨广本人也自欺欺人,他明明知道,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仍旧越来越多,但是却不曾更改自己的做法,更是将抓获的起义人员血腥格杀,然后将百姓圈养起来,让他们不去参与起义。】
【只可惜,这些政策都行不通,杨广在宫中醉生梦死,欺骗自己隋朝的江山仍旧固若金汤。】
【杨广用自己的方式竭尽全力遏制农民起义的发生,只可惜,他的所作所为都在与挽回民心这件事背道而驰。】
【大业十一年,那个原本对隋朝崇敬的不得了的启民可汗去世了,现在在位的是他野心勃勃,对中原万里河山有着觊觎之心的儿子始毕。
【原本安安分分臣服于隋朝的突厥,也在这位始毕可汗的带领下,再次向隋朝发动了攻击。】
【杨广北巡长城,始毕可汗突然率兵攻打隋朝,很快便攻下了隋朝三十九座城池,将杨广围困在了雁门。】
【杨广终于知道怕了,生怕自己死在雁门,终日抱着自己的儿子杨杲哭泣,惶惶不可终日。】
【之前隋朝与突厥交好,自然与突厥也是有和亲联姻的,杨广无奈之下,选择向始毕的妻子,隋朝的义成公主求救。】
【虽然现在隋朝境内民不聊生,但是义成公主毕竟也是出身皇室,不希望隋朝的江山就这样葬送,于是便向始毕可汗传信,希望能够让始毕可汗带兵回来。】
【始毕可汗接到公主传信,再加上隋朝的援军也已经到达,只能无奈撤兵。】
【杨广虽然逃过一劫,但是隋朝的灭亡已经不可阻挡。】
【大业十二年,,翟松柏、卢公暹、甄翟儿等农民起义军变得越来越强大,逐渐真正威胁到了隋朝的统治。】
【杨广其实并非不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所以从大业八年开始,杨广便开始有了心悸和失眠的毛病,晚上休息不好让杨广越来越暴躁,疑心病也愈发深重。】
【大业十二年四月,隋朝皇宫紫薇殿三大殿之一的大业殿突然起火,火势迅猛,杨广正巧夜宿大业殿,这样大的火势,让杨广误以为是有刺客潜入放火,此次大火也是想要他的性命。】
【杨广仓皇逃出,在花园中的草丛中藏匿了一整晚,直到火被彻底熄灭后,才战战兢兢的回到寝宫。】
{得道多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