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谷浑虽然被灭了国,但是他们的薮羚步萨钵可汗,却很是侥幸,在众位忠心下属的保护下,逃跑了,并没有被隋军俘虏或者斩杀。”
“这一战结束后,隋朝的疆域扩大了好多,为了能够更好的管理这突然多出来的庞大土地,隋朝,仿照汉朝,在这里设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
“此战得胜,杨广很是志得意满,但这么大的地方,终归还是要有一个总管理者的,于是杨广挑来挑去,选了伏顺。”
“伏顺,原名慕容顺,这人便是隋朝的和亲公主光化公主和逃走的步萨钵可汗的儿子。”
“伏顺的身体中流淌着隋朝皇室的血脉,根本就不在步萨钵可汗的继承人的挑选范围之内,”
“可是这样的情况,却让杨广很高兴,慕容顺既有吐谷浑的皇室血脉,又有隋朝的皇室血脉,岂不是一个绝佳的吐谷浑可汗人选吗?”
“伏顺在杨广攻打吐谷浑之前,就被自己的父亲派来隋朝朝贡,杨广也不含糊,直接把伏顺和一同前去的吐谷浑大臣全部扣留了。”
“杨广想对吐谷浑用兵,留下这个留着隋朝血脉的吐谷浑王子,正好能够在胜利后名正言顺的接管吐谷浑。”
“吐谷浑被灭国后,杨广便下旨让伏顺继承了吐谷浑的可汗之位,并且还让伏顺身边的大臣护送他回到吐谷浑继承可汗之位。”
“杨广认为,吐谷浑已经被隋朝灭了国,自然就应该听从隋朝的意见,这些随伏顺前来朝贡的吐谷浑大臣,也应该早就已经完全臣服于隋朝才是。”
“只能说杨广想的还是很不错的,只可惜,这些吐谷浑大臣们还是更加忠心于步萨钵可汗,伏顺刚刚打到西平郡,部下就掀起了一场叛乱,被隋炀帝杨广任命为吐谷浑新任辅政大臣的大宝王尼洛周直接被斩杀,伏顺的归国之路也遭到了阻碍,只能原路返回,回到了隋朝。”
“随着这场叛乱的发生,吐谷浑对于隋朝的反攻也随之开始,逃走的步萨钵可汗在外重整兵马,重新杀了了回去,将吐谷浑大部分的土地,又重新夺了回去。”
“至此,隋朝和吐谷浑之间彻底撕破脸面,吐谷浑回归旧地之后,积极进攻隋朝的河右之地,隋朝无力抵抗。”
“这一战,本就是隋朝钻了空子,此时的隋朝,其根本实力完全无法彻底消灭吐谷浑。”
“为了打这一仗,杨广调集了大量的军队,从长安开始直至塞外,沿路的各个郡县都要筹备军用粮草,将百姓们的生活物资大量的运往塞外。”
“友友们可能觉得,这场仗打的时间并不长,而且这么多的粮草同时供应,无论如何也应该够用了,但实际上完全不够。”
“运送粮草的过程中,不仅运送粮草的军队要消耗,沿路还有众多的山匪劫掠,路途也十分遥远艰辛。”
“这些运送粮草的人,大部分也都是从百姓中挑选的民夫。”
“甚至没有能能够到达目的地完成任务的人,杨广甚至会直接征破其家。”
“吐谷浑的国土还没有完全占领,隋朝西北部的百姓们先穷困潦倒,无以为继了。”
{来了来了,隋炀帝杨广征战的一生!}
{也不知道怎么搞得,有的皇帝打完仗之后,不仅不消耗物资,还能拿回来很多东西补贴家用!}
{你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吧?不过像是二凤这样打仗越打越富皇帝可是太少见了,大部分的战争都是劳民伤财的,区别只在于战争之后,能不能靠着打下来的地盘把这部分损失补回来。}
{这个确实,想一想汉武帝刘彻晚年的那些战争,都快要把汉朝打灭国了!}
{刘彻虽然穷兵黩武,但是汉朝的皇帝确实厉害,就这么折腾,都让他把大汉给救回来了!}
{汉武帝厉害是一回事,他的继承人也是一代明君,能够稳住动荡不安的朝堂,这才是最要紧的。}
{隋朝有什么?一只打仗打红了眼的隋炀帝?}
{隋炀帝也不算是打仗打红了眼,只不过能看的出来,杨广是真的很想要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明君的,文治武功都要双重发展。}
{杨广要是能够光明正大的去攻打吐谷浑也就算了,结果玩了这么一把偷袭?还是假借了吐谷浑对隋朝的信任才成功的!}
{这次的胜利,只能说来的很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