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翦猜不到韩信的用意,只能如实回答:“陛下,臣猜不出!”
嬴政转而看向了李信,李信也只能如实说自己也不猜不透。
倒是蒙恬猜了一句:“会不会是为了激发斗志?”
秦朝的武将们陷入了沉思,还真别说,这个思路的角度还挺清奇的,也就是说,韩信此举不是战略上的布置,而是心理上的博弈?
可是谁家好人会用这种方法提升士气和斗志啊!
真的不怕士兵们因为过于恐惧而变成望风投降吗?
汉光武帝时期。
太子刘庄也很好奇的问自家阿父:“阿父,你也是经常以少胜多的人,背水一战这个典故我也读到过,当时只顾着感叹兵仙韩信的用兵如神了,但是如今看来,这种做法的危险性也不小啊!”
刘秀听见那个所谓的以少胜多就想捂脸,虽然觉得自己是靠着实力取胜的,但是现在经过了天幕的宣传,他这个皇帝在大臣和百姓们的眼中,那是越发的不像人了。
他之前有一次出去巡视洛阳周围的田地,被人认了出来,结果那些百姓们拦着王架,猛猛磕头,拉都拉不起来。
等侍卫们靠近了才发现百姓们嘴里还念念有词,细听,竟满耳都是祷告和许愿。
弄得刘秀都不想出门了!
“子丽啊,朕这边以少胜多的案例还是不说了,不具备代表性!不过确实是很少人会选择淮阴侯的做法!”刘秀回答。
“背水一战虽然是个成功的案例,但是除了淮阴侯,基本上没人再用了,因为人心实在是太难以揣测,韩信被称为兵仙,可不只是说他用兵如神,还表明了他奇诡的用兵思路。”
“那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役,有没有背水一战的这种决绝想法在内呢?”刘庄接着问道。
“当然是有的,背水一战能成功,最重要的便是信念,当你确定你的部下怎么都不会选择投降的时候,背水一战才会更有用。”
汉光武帝刘秀仿佛是想到了什么,很感慨。
“但凡是以少胜多的,除了兵法,人数少的那一方本身便是抱着必死的决心来到战场的上的。”
刘秀走下来摸摸刘庄的头:“子丽啊,当初朕的昆阳之战,也是抱着死守的心去打的,朕相信,朕当时的士兵们,都是这般想的,因为他们再也不想被王莽压迫了!”
【友友们看来对于陈余的身份也是很好奇啊!】
【当初我也很是奇怪,为什么陈余既是代王,又是赵国的大将。】
【我当时可是去查了资料的!】
说着,唐欣欣就变得更开朗了,哈哈,她就知道,不止是她一个人对陈余好奇!
【说起陈余这个人,其实他跟当时汉军中的另一个将军张耳还是好朋友来着。】
【两人曾经是一支起义军的首领,巨鹿之战时,两人受到了秦军的攻击,被王离的大军包围。】
【当时两个人就是否要进攻秦军这件事发生了争执,张耳坚决认为,他们就应该要要进攻秦军,为了反秦大业,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但是陈余不这么想,他觉得自己的兵太少了,去进攻秦军就是去送死。】
【两人争执不下,张耳觉得陈余背信弃义,两人便绝交了。】
【后来张耳投了刘邦,陈余却一直在帮助赵王歇,甚至于赵王能够复立,也是陈余出了大力气。】
【陈余跟赵王的关系很好,项羽分封的时候,功劳很大的陈余只被封了一个侯,这让陈余很不高兴,但是赵歇获得了诸侯王的称号。】
【赵歇面对陈余这位功臣,也不吝啬,便将自己封地中的一小部分拿出来封给了陈余,封号就是代王。】
【结果陈余被封王之后,不仅没有去往自己的封地做一个逍遥快乐的诸侯王,反而还是留在赵歇身边当了一个大将军,只是让相国夏说去代国监国。】
【因为陈余一直留在赵国就没回去过,所以就算代国被灭了,他这位代王也还是好好的。】
{陈余既然想要一直辅佐赵王歇,那为什么还要生气自己没有被封王啊!}
{对啊,反正封了你又不去,封不封的也没什么关系啊!}
{这么一看,陈余对赵王还挺忠心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