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庆历新政9(1 / 2)

【在刘太后的势力仍旧如日中天的天圣七年,这种上书自然不会有任何回应。】

【头铁的范仲淹没有想是不是朝廷和皇帝做不到,而是觉得皇帝实在是太孝顺了,所以他这次把奏折直接递到了刘太后的面前,请求她归还朝政。】

【这封上书仍旧没有回应,石沉大海。】

{晏殊啊!}

{这位也是文学大佬,写的宋词也有很多都要背诵!}

{晏殊出身很是富贵,所以他在官场上就有种趋利避害的本能!}

{晏殊可是宋仁宗赵祯的老师之一,还是他建议刘太后垂帘听政的!}

{晏殊可是做到过同平章事的,也就是说,这位也是北宋的宰相!}

{晏殊极为看重教育,最重视书院的发展了!}

{晏殊不是趋利避害,而是行事慎重,毕竟晏殊也是神童,还是个险些遭受到打压的神童!}

{打压?谁?}

{晏殊是宋真宗时期的进士,他小时候就聪慧,有神童之名,七八岁就被推荐给了宋真宗,一个不满十岁的小孩儿跟正经科举考试的人一起参加了殿试!}

{七八岁就参加殿试?这跟我们现在七八岁就参加高考有什么区别!}

{没有区别,真要说起来,晏殊可能还要更厉害一点,毕竟古代的进士可能要比高中生还厉害,经过考试的晏殊虽然不是进士,但也被赐予了同进士出身!}

{当时的宰相寇准不喜欢江南出身的人,更不希望看到江南能出一个晏殊这般厉害的神童,所以才想要打压晏殊!}

{成功了?}

{当然没成功!宋真宗可是一个信奉祥瑞的皇帝,神童怎么不算是祥瑞呢?晏殊还是一个有着真才实学的神童,所以这件事被宋真宗给按下去了!}

{晏殊以后再说,不管怎么说,感谢晏大佬给了范仲淹大大一个扬名的机会!}

{范仲淹是真的头铁,他上书想裁撤冗官,虽然对北宋朝廷有利,但是却会得罪那些官员!}

{幸好因此到了王曾的赏识!}

{范仲淹真的一辈子都在践行自己的行事准则!}

{不是啊,范大佬你不要这么头铁啊!我心慌!}

{刘娥可是北宋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太后,范仲淹就是在挑战她的权威!}

{幸好刘娥不是个嗜杀的,也不像武则天那样想自己当皇帝,不然的,范仲淹大大这一次就无了!}

{心惊胆战啊!}

{范大佬,皇帝都不搭理你,你还不明白怎么回事吗?怎么还要给太后上奏折啊!}

{我觉得不是刘娥仁慈,毕竟晏殊这种帮助过刘娥掌权的功臣,都能因为得罪了刘娥而被贬官,范仲淹得以幸免,很可能是因为他的奏折根本就没能出现在刘太后的面前吧?}

{楼上说的有道理啊!可能有人把这份奏折给拦截了!}

范仲淹觉得自己做的很好,捋着胡须满意点头。

“国家大事,本来就应该有理有法,当初刘太后把持朝政多年,明明官家已经长大成人,却还是不肯交还朝政,这对于大宋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刘太后虽说把持着朝政,但也是对大宋做出了贡献的,而且刘太后最后不是也乖乖的把朝政还回来了嘛!

范仲淹这家伙的脸色也太严肃了!

官家向来最是孝顺,虽然刘太后不是他的亲生孩子,但也是将官家抚养成人的人!

你这样会让少年时期的官家很难做的!

最重要的是,他们这些大臣们难道不想把朝政从刘太后的手中要回来吗?

还不是做不到!

就你范仲淹这么头铁!

看不惯就直接上书指出错处的这种毛病到现在都改不了,也就是官家仁善,换一个皇帝,你这老小子早就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这种刚正不阿的性格,正是如今北宋的士大夫们最喜欢的品格,大臣们口是心非:哼,要不是之前的一些官场前辈明里暗里护着范仲淹,这小子早就触怒了刘太后被杀了!

范仲淹一本正经的看向宋仁宗赵祯,眼中满是严肃、正直和期待。

官家的想法,一定也是与我不谋

最新小说: 娱乐圈,大佬只想摆烂 快穿:炮灰女配反杀指南 万古第一废材陆仁云青瑶 青云门陆仁云青瑶 我血崩早产,老公在陪佛媛大嫂救狗 海贼:幻兽九头鸟 重生之寒门翻身记 重生离婚踹渣总,五个哥哥排队哄 凡尘仙逆之三界渡 八零大佬宠不停,作精后妈赢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