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科幻小说 > 我,薯条,苏联英雄 > 第183章 错位时空·风云际会(4)

第183章 错位时空·风云际会(4)(6 / 7)

呆子,你以为大哥会随便认兄弟?利益啥的摆在前面只是场面话。”

“行了别老敲‘坚壁’的头,沃尔兄弟只是不想未来给咱们造成麻烦。”

“看,大哥都说别敲我头了!”

“重点是这个吗?”

啪!

“射手”一边对“坚壁”的话若有所思的,一边又习惯性的拍了“坚壁”的脑袋一下,然后又转向了另外一个话题,

“大哥,我们就这样看着他们行动吗?”

“当然不是,不过属于我们的任务确实结束了,剩下的是高加索军区的行动,还有那些英国人。”

“那我们接下来去哪?”

“刚刚收到的通信,我们需要去一趟英国。”(第181章灰烬的通信)

(一些解释:

1、二战中的伊朗

与现在至少名义态度强硬的伊朗不同,二战时处在巴列维王朝(1925年-1979年)控制时期的伊朗属于纯正的软骨头政府。

说成谁给他利益,他就给谁舔的纯买办可能有些过分,但也相差不大。

在二战开始前,其与美德关系都很好。

对于美国,当时的伊朗颇有一种慈禧太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态度,美国人通过经济殖民手段,在当时的伊朗拥有正统的上等公民身份,并在伊朗派驻了大量包括军事代表团在内的顾问(殖民)团体。

pS:这也是伊朗如今都有亲美派的根源。

而与美国一样拥有在伊朗利益的德国,则是起源于一战前德国就想搞的3b铁路(柏林-巴格达-拜占庭),这一铁路网虽然因为一战未能完全建立,或者说未能完全被德国控制。

但这个宏伟的彻底解决德国石油等资源紧缺问题的铁路计划,在伊朗的部分却被延续了下来。

巴列维王朝像东北王一样,通过出卖国家利益的方式,获取了德国人的技术和资金帮助修建了这些铁路。

而这些铁路自然也和伊朗出卖的石油一样,归属于德国控制——巅峰期有超过1000名德国技术人员驻扎在伊朗。

pS:从这里也能看出一战德国虽然战败了很惨,但依然拥有列强的底子和影响力(这里有英美的放纵但是不多),这是后面※※能用很多刺激手段(比如梅福卷)把德国经济翻起来的根本基础。

而伊朗这种行为,自然也让在巴列维王朝上位过程中出了大力(搅了大屎),并因为过于贪婪让买办政府都不想和他合作的英国很不爽。

只是二战的爆发一波操作下来,让当时的英国有些顾不上伊朗。

后者虽然在毫无波兰之后宣布了中立,但依然保留了德国在伊朗境内的利益,并没有按照英国的要求驱逐所有还在国境内的德国人并转移铁路控制权。

直到英国终于从海狮计划的阴影中缓过气来,苏联也处在被德国殴打的最严重的时期。

两个迫切需要相互帮助的国家,都看到了走中东通过伊朗的铁路运输物资的优势——可以规避U艇的袭击。

试图保持骑墙状态的伊朗一下成了被物理说服的对象,当时都被德国压着的英苏共同出兵(1941年8月25日),用泰山压顶的方式,直接给只有12万军队的伊朗干躺。

8月29日伊朗国王礼萨汗无奈下令停止抵抗,开始和英苏谈判。

最终在美国插手调停的情况下,虽然礼萨汗被流放到了非洲,但巴列维王朝也算是保住了龙脉。

新上台的礼萨巴列维(礼萨汗的儿子)在美国承诺给伊朗不亚于德国人的技术和经济帮助后,全面投入盟国怀抱。

英苏两国的部队也顺理成章的成了保护盟国的部队。

至于后面二战结束,英国驻军不按协议撤离依然赖着不走,给了美军以“帮助”的名义进驻伊朗,并开启美伊长达30年的“真·蜜月之旅”的机会就都是后话了。

pS:从这里看出来,买办政府不管舔的再好,其主子也不会真的去保护其“主权”。

pS2:苏联二战结束后其实也想赖着不走,但是在美英压力下还是撤走了,不过苏联的影响依然给这一地区在未来的冲突(比如纳卡战争)埋下了伏笔。

2、毫无波澜的存在感

虽然二战结束后被苏联控制的波兰建立的新政府

最新小说: 星舰:美女炼成外星女皇 告死天使之言X异能者们的 灾厄艺术家 诸天商城:从一人之下开始! 邪物典当行:我只算大凶命 序列:神明吃人?那我吃神明 当满级大佬拿了快穿剧本 我一精神病,被挑中参加规则怪谈 人类之光安布雷拉 起猛了,外面怎么有丧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