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李紘可是晓得陈尧佐的心思,以及吕相爷没少给陈尧佐画饼。
“只不过因为宋状元的出现,让陈府尹表现的过於紧迫。”
“宋状元不方便自己上书,你觉得自己的规划当中有什么漏洞”
李紘是真的找不出来。
但是他知道要是宋煊自己往上提,那必然会有故意针对陈尧佐的声音出现。
可是利用將作监的这群“专家”来发声,那就不是“党爭”了。
一切都变得合理起来,於公於私,陈尧佐也得听一听。
“哦,这个好说。”
宋煊直接指出了自己为了省钱。
没有选择用糯米浆来修筑堤坝。
若是黄河那里也省钱了,用不了几年,兴许还会被水给冲开。
李紘连连点头:“还有吗”
“施工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地基打好,要不然
“好。”
李紘觉得自己收穫很大,还得是人家最开始的设计者,知道漏洞在哪里。
要是他们这些人来看,就觉得这份计划当真很强,根本就挑不出什么错漏来。
唯一能干的,也就是出事了之后,当个事后诸葛亮。
李紘又瞥了眼对面的契丹人:
“宋状元,这些契丹人不去逛东京城,反倒要来这里看我大宋百姓干活,他们是何居心”
“难道是想要偷师不成”
宋煊也很奇怪,这种干活方式没什么可偷师的。
他们大辽的体制,就无法完全復刻这种模式。
“偷师看人怎么担担子吗”
张方平笑了笑,觉得这不现实。
“要我说,他们就是在观摩我们组织后勤的能力如何。”
“嗯何解”
宋煊给他们二人解释道:
“万一发生战事,我大宋的军队需要许多民夫来转运,若是此处乾的一团糟,他们也就放心了。”
“对,是这个道理。”
李紘又有些不解的问道:
“宋状元,宋辽两国已经和平相处二十多年了,他们来观察我们这个做甚,莫不是想要偷偷备战”
“可是我听说辽国的皇帝已经老了,再出征几乎没什么可能。”
张方平接了句话茬:
“尤其是他亲率五十大军去打西夏人都战败了,怎么会有胆子与我大宋开战呢”
“你们都误会了契丹人了。”
宋煊指了指对岸的那些契丹人道:
“他们这个群体最希望宋辽两国开战的,往往不是面上咋咋唬唬的契丹人,反而是在辽朝当官的汉人。”
“为何”
李紘大为不解。
虽然他们在辽国为官,可是大家都是同宗同种的,何必如此仇视呢
“李御史,燕云十六州宋辽两国都想得到,所以都对此地百姓颁布了有利政策,对不对”
“是啊。”
宋煊进一步解释道:
“隨著韩德让死去,汉人在辽国的处境不升反降,他们自是想要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地位。”
“怎么提高呢”
“参加科举啊。”
张方平是知道大辽也举办科举的。
“我听耶律庶成说契丹人皆以参加科举为耻辱,他的亲侄儿参加科举中了进士,却被他爹公然抽了两百鞭子。”
“啊”
这下子连李紘都有些崩不住了。
这在大宋是根本无法想像的一件事。
“为何”
“从大辽立国以来,还从来没有契丹人参加过科举,还考中了,这是契丹人的耻辱。”
“他们契丹人用不著参加科举就能为官,乃是大唐那种世家子弟模式,只要你祖辈是当官的,子子孙孙都能当官。”
“像你我这样的寻常百姓,在燕云之地家族势力不强,也没机会学习参加科举。”
这一点李紘也是感同身受,在大唐就算你有才,可不是五家七姓出身,很难有一展抱负的机会。
宋煊又指了指对岸的契丹人:
“如今宋辽两国和平相处,这些汉人在大辽的统战价值再不断的下降。”
“若是发生战事,他们必定会再次受到辽主的重视,如何能不盼望著战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