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晏殊倒是赞同这个事:
“钱倒是小事,若是能执行起来,也不会是一锤子买卖,全都卖到辽国去,他们也是有科举的人。”
“远水解不了近渴。”陈尧佐也不是故意拆台:“等研究出来,兴许到了明后年了。”
“确实如此。”
宋煊看了一眼程琳:“此事还需要三司使那里想办法。”
蹴鞠被踢了回来后,程琳是更加的欲哭无泪。
“我赞同宋状元的话。”
在众人的目光压力下,程琳只能重复宋煊的说辞,有人给出主意就不错了。
“此番受灾过于严重,耗费的钱财太多了。”
程琳摇头道:“其实国库也没多少钱可以用的。”
宋煊瞥了一眼晏殊,他应该是没有把以工代赈的法子往外说呢。
晏殊也是给了宋煊一个眼神,方才问他,既然宋煊没有提,晏殊也不会主动说。
此事无论如何都该宋煊上书陈述,作为他的功劳。
要不然就便宜了陈尧佐等人。
“宋知县当真没有法子吗?”
陈尧佐确实看见了两个人之间传递的神色。
“我其实还有一个法子。”
宋煊伸出一根手指瞧着众人道:
“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推行下去。”
“哦?”
程琳眼睛一亮,连忙催促道:
“宋状元尽管说来听听,目前秋赋未曾收取上来,国库真的掏不出来一百万贯的余额。”
“就算掏出来了,禁军以及百官的俸禄还要不要下发?”
“辽国的岁币还要不要给?”
大宋富裕是富裕,可三冗问题已经出现了。
程琳是相信宋煊有脑子的,而且会出主意。
就他趁着大雨剿灭无忧洞部分势力,对时机的把握和法子,当真是这么多年都没有人能够解决。
无忧洞存在的时间可是要比北宋开国还要长。
“我这个法子就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宋煊说了句废话之后笑道:
“我听闻东京城十万贯的富户比比皆是,百万贯人家更是不知多少。”
“朝廷遇到如此困难,是否请这些人表达爱心,伸出援助之手啊?”
宋煊一说这话,就没人搭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