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了。
不仅赵祯目瞪口呆,连一旁养老的宦官杨玉珍也是不理解宋煊为什么要火上浇油。
偏袒那些商人。
就是因为他们被宋煊打服了,选择老实交税作为回报吗?
赵祯率先反应过来,他知道宋煊的思考方向异于常人。
“十二哥的意思是这样做,是另有他法?”
“对啊,既然拦不住他们涨价,索性一把给他们加速涨到三四层楼那么高。”
“加速?”王曙的声音都变了:“还要把粮价涨到三四层楼那么高!”
“这不是逼着百姓造反吗?”
宦官杨玉珍没有开口,只是他在心中默默吐槽。
原本以为宋煊做事随心所欲,未曾想他在这种稍有不慎就会官逼民反的情况,还如此没谱!
他挺有灵气的一个人,怎么在这种事上如此轻挑?
宋煊慢悠悠的吹着肉粥:
“六哥儿,你我都知道商人是逐利的。”
“如此暴利之下,必然会有很多人忍不住疯狂的往东京城运输粮食,到了那个时候,你觉得会怎样?”
“怎样?”
赵祯连思考都没有思考:
“那必然会整个东京城的都堆满了高价的稻米。”
宋煊点点头:
“六哥儿你是觉得物以稀为贵,还是觉得烂大街的东西更加值钱?”
“当然是物以稀为贵。”赵祯脱口而出道:
“我懂了,十二哥。”
宋煊喝了口肉粥:
“懂了,就好。”
宦官杨玉珍虽然在地方上执政多年,可也多是掌控军队,对于治理民生接触并不深。
宋煊的这个法子,官家他如何就懂了?
王曙目瞪口呆的瞧着眼前这两个小年轻的对话,他仔细思考了一会,也没转过弯来。
怎么年轻人的想法,跟我不一样呢?
王曙才重新坐下,只不过拿着汤勺的手有些发抖:
“宋状元,我没懂啊!”
不等宋煊言语,赵祯嘿嘿笑了几声,解释道:
“王中丞,按照十二哥的思路,如果过早的放出朝廷的储备粮,虽然可以缓解灾情,但效果有限,难以改变局势。”
“但是等市场上出现了大量的储备粮,并且商人们看到粮价不断上涨时,会从最开始的兴奋,到担忧自己卖不出去。”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