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点点头:“这么说,根本就用不着求雨?”
“雨如果是人能求来的,世上怎么可能没有长生之术呢?”
宋煊嘿嘿一笑:“难不成官家还相信所谓的神明?”
赵祯晚年就是大旱的时候亲自求雨,还不用伞盖,让自己暴露在炎炎烈日之下。
更不用说在他在除夕夜大雪不止,在宫里光着脚祈求上天,连被子都不盖。
当然也是赵祯性子实诚,这种事本来就是表演,哪有真演下去,不知道休息的?
老年生活尚且如此做事,身体能好的了吗?
五十三岁就完犊子了。
还不如他那放纵的爹活的时间长呢。
这种不单单是灾害,更多的是政治理论。
“天人感应,灾异示警”更是深入人心。
甚至可以说是帝王统治天下的思想基石。
政治缺失、民间疾苦都是要“上达天听”的,然后以自然灾害的形式向皇帝提出警告。
皇帝必须要心怀敬畏,以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悔改之意。
基础就是避正殿,少吃饭,进一步扩大言路,最重的是下罪己诏。
赵祯还真的为了求雨下过罪己诏。
相比于旁人虚伪的政治表演,赵祯他是真的与百姓共情,也不偷奸耍滑,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体还能不能受得住。
纵然此举不能改变百姓实际上的损失,但是也会让受灾百姓心理得到一些安慰。
其实这背后也有一些“文臣”操纵,他们借着对灾害信息的政治性解读,挟天之力对皇帝进行规谏,以此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赵祯自小被“规训”的很好,无论是刘娥还是教导他的那些大臣。
赵祯的“恭俭仁恕”并非天生的。
他六岁就受到良好的儒学教育,至今都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赵祯是在潜移默化慢慢养成的“畏天变”而爱民力的性子。
“难道十二哥不相信吗?”
赵祯觉得宋煊西游记写的那么精彩,又是成仙成佛的,如何能不相信神明存在呢?
听到赵祯的反问,宋煊洒然一笑:
“其实我以前也是相信的,在我没有饭吃的时候,我无数次祈求上天能够怜悯我。”
“在我知道我爹是个烂赌鬼后,也无数次的请求神明庇护我。”
“可是我发现,根本就不管用。”
宋煊停下挥舞的扇子:
“世上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