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更是难能可贵。
无论是诗赋还是策论都是第一名,只能说明他对于科举考试已经是熟透于心。
无论怎么改,他都能行!
被宋煊这样的科举考试佼佼者指点的机会,千金难求!
所以县衙这帮人才如此疯狂。
“你知道大儒孙奭的住处吗?”
“知道。”
宋煊让安俊写下来,他到时候登门拜访,让他推荐几个人选。
安俊更是激动的直打摆子,名声响彻东京的大儒,他推荐的人定然差不了。
甚至安俊都觉得宋大官人实在是“杀鸡用牛刀”了。
能被大儒看中的人,如何能来县衙教授许多孩童?
宋煊瞧着纸条上的地址,点点头:
“你负责把县衙所有人的家庭适龄儿童都走一遍,无论男女。”
“甚至是要参加科举的人也列入来,我若是闲瑕时,可以指点他们一二。”
安俊嘴巴张大,随即重重的点头,他一定会把此事办的漂漂亮亮。
“我只有一个要求。”
“大官人请讲。”
“不落一人!”
宋煊放下手中的纸条:
“若是落下了谁,我定会问责你的,而且是重责,这点事都办不妥,你也不配在这个位置待着了。”
安俊当即起身,紧接着给宋煊行礼:
“大官人放心,我绝对不会落下县衙一人,定要所有人都统计到,不管他们愿不愿意送孩子来。”
“嗯,这就对喽。”
宋煊点点头,又展颜一笑:
“他们愿不愿意来是他们自己的事,但是你要没统计到,那就是你的事。”
“属下定然一个不落,挨家挨户的前去探访。”
安俊行礼之后便笑呵呵的走了,丝毫不见稳重的模样。
天大的好事,砸在他的头上了。
若是干得好,不仅家里人受益,其余同僚也会对自己念恩情,最重要的是自己也有机会往上爬。
安俊不怕宋煊不给自己安排工作,就怕让自己做冷板凳。
吏房按照宋煊的要求,在县衙外直接推出了公榜。
让欠税的店铺,尤其是大商铺要半个月提交欠款无事,否则后果自负。
户房依旧在整理账目,除了礼房有事干,兵房看护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