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王德发如此情绪,也是感染了其余人。
他们可以自己认命,但是也想要给子孙后代留点希望,期望他们能够光耀门楣,改变家里如此窘迫的情况。
方才宋煊在册子里写的那些奖赏,他们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毕竟许多人都得罪不起。
面对宋煊抛出来的利益,谁不心动?
要不然过了这个村,可就没这个店了。
以往哪有知县会费心思为他们这群吏员,做这种事?
人的一生改变命运的次数并不多,抓住了那就能鲤鱼跃龙门。
抓不住。
你就一辈子去泥坑里呆着吧。
于高特意叮嘱自己这帮人,今后见到宋大官人都嘴甜点,用心做事。
别对不起宋大官人的良苦用心,兴许以后你百年之后也能靠着儿子有了追赠,族谱都得重新记录下来。
在大宋不少突出的进士,都会被皇帝往上追赠三代,可是莫大的荣耀。
“于主事放心,就算是我老王头为大官人做事累死,也绝对不会有一句怨言。”
王德发此时的眼睛已经有些红肿。
他在县衙这么多年,早就清楚,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如今宋大官人把关系往下递了,谁不渴望抓住?
那么多人呢,怎么会全都入了宋大官人的眼?
唯有卷死做事,方能更快的入了大官人的眼,获取更加牢固的关系。
县衙私塾这件事一抛出来,就算是礼房主事安俊的心思也崩不住了,他特别想要为宋煊表忠心。
写在纸面上的事,其实根本就不重要。
他们这群在县衙做事的人,自是知道怎么篡改,如何灵活运用规则。
但是宋煊私底下说的这件事,那谁能不信呢?
尤其是这种事是轻易就能判断出来真假的。
可惜宋煊说完就直接带着人离开了,给予他们充分的考虑和选择的空间。
不止这帮吏员,衙役、狱卒等等。
他们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更是精神百倍。
第二天宋煊进了县衙门口,那可当真是一呼百应了。
反正他们要到时间去点卯,宋煊这位县太爷也用不着准点到。
大宋官场上,迟到早退的风气如此是极为正常的。
无论怎么讲,优势在我。
因为至少宋煊肯给他们画饼,大家都有了盼头。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