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如今的汝窑并不闻名。
直到金灭北宋之前二十多年才开始名扬天下。
主要是因为宋徽宗的审美,发现汝窑的美,就批准为官窑。
于是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形成“汝河两岸百里景观,处处炉火连天”的繁荣景象。
后续就因为战乱突然停了,故而汝窑的传世作品极少。
此时的汝窑并不闻名于世。
“哈哈哈。”
宋煊放下手中的青瓷冰纹小杯:
“好好好,回头有时间我去看看。”
主簿郑文焕前往户房找户曹钱甘三讨要账册。
田赋(夏秋二税):核算田亩、征收粮绢;
负责商税:收取市集交易税、过税;
杂税:诸如盐茶酒专卖附加、城郭维护费用。
“郑主簿,如何到我这里来了?”
钱甘三连忙走上前来。
“大官人要看三年的赋税账本,赶紧都拿出来。”
听着郑文焕的话,钱甘三连忙叫攒典把账册拿来。
户曹参军总揽税收,签押税单,属于从九品。
税吏负责下乡催税,登记账目,没有品级,经常使用大斗进,小斗出的手段,而且淋尖踢斗也是他们喜欢用的。
攒典就是负责保管税簿,核对入库,也无品级。
钱甘三连忙压低声音道:“大官人是要查账吗?”
“嗯。”郑文焕同样压低声音:
“前任知县可是没少与大官人交谈,人家能连中三元,就证明聪明着呢,你可别那假账搪塞。”
“哪有假账啊!”
钱甘三连连摆手:“郑主簿勿要吓唬下官。”
郑文焕如何不知道他钱甘三作为周县丞的头号心腹,最擅长做三截账了。
上截是上报三司,中截是留在县衙,下截是私帐。
对上虚报,中间是真实的账本,对下是分赃明细。
钱甘三瞧着攒典把上截账拿出来,眉眼带笑。
他并不觉得新任知县能够看出账目的不对劲来。
这可是自己精心做的账,连三司使的那些高官都分辨不了真假。
故而钱甘三虽然是个从九品的官员,可是在他看来那些相公们不过是会考试罢了。
诗词歌赋写的好一点。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