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爹说过曹枢密使他太容易骄傲了,虽然有胆识但是在这种国家大事上的战略,他并不是很擅长。”
一听是自家父亲的评价,杨文广就立即相信了。
看样子曹利用抢来的女婿宋煊,当真是有点本事在身上的。
不仅仅是在读书上。
杨文广心中也有壮志,想要恢复祖上荣光。
奈何一直都没有什么机会,更不用说什么上司赏识之类的。
连禁军老家底之类的石家子弟还老老实实站岗的,就算外派,也轮不到他这种边将家族子弟。
杨老夫人听着儿子对宋煊的称赞,最终叹了口气:
“如此贤才,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其岳父所牵连。”
听着母亲的话,杨文广本想要与宋煊深交的,但是此时又迟疑了。
毕竟他爹已经故去十几年了,又是常年在外戍边。
杨家在京师城内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力。
哥三个全都在皇宫站岗呢。
“不过这都不是咱们杨家该操心的事。”
杨老夫人瞧着儿子道:
“摆在宋状元面前的是光明的前途,若是他当政能够改革军制,你们兄弟可就不一样了,不要说成为你父亲那样的人,就算是马知节也够用了。”
武将在大宋没什么太高的地位,也不会受到尊重。
这种风气就是从宋太祖开始的。
钱可以多给你点,但是社会地位以及受到民间推崇这方面嘛,就不要妄图想要跟文官一个样。
宋太宗晚年教育自己的儿子,国家没有外患,定然会有内忧的。
外患算什么啊?
大辽拼了命打不进来的,就如同我想去夺回燕云十六州也拿不回来,大家就僵在这里了。
但是内忧就在眼前!
一不小心咱们老赵家的皇位就被那些有兵权的武将给夺走了。
真宗皇帝牢牢谨记,特别是对外战事上,大将王超拥兵自重,不听天子调遣。
待到澶渊之盟后,真宗皇帝就觉得在军事上搞不定的事,可以用钱财搞定。
没必要把钱花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上。
从皇帝如此言行,臣子们自然是打心眼里看不上武将。
这也是折继宣一个臭外地的边将,还敢跑来东京城找关系,谁愿意搭理他啊?
大宋风气便是如此。
王钦若当宰相的时候,恩宠正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