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起居注如此重大的事,太后都要派人来公然监督官家,足以见她根本就不想还政。”
“这很难猜吗?”
宋煊伸出手笑道:
“人无论男女,一旦品尝了权力的味道,怕是很难松手的。”
范仲淹瞥了宋煊,这小子过于妖孽。
“权力不是这么用的。”
“院长该不会天真的以为所有人都跟你一样,想要用手中的权力造福一方百姓吧?”
范仲淹看着宋煊嗤笑的神色:
“所以你是故意的!”
“当然,院长你说的再多,最终实行不下来,那也是空谈。”
宋煊瞥了他一眼:
“如今朝廷可是太后主政,她没这个魄力改革的。”
“所以你才会在殿试当中写出一份保守的策论?”
范仲淹是了解宋煊,这小子的想法可比自己还要激进。
结果殿试的策论,写的异常保守。
一瞧就不是他的风格。
不过范仲淹觉得也不排除宋煊是故意如此,避免被那些人认出他一贯的文风,从而遭到针对!
“不过是些许小手段,不得不防,只是没想到官家为了再次防止出现意外,便直接点我为状元了。”
范仲淹轻微颔首,这才是他认识且熟悉的宋煊。
就算是保守派的法子,范仲淹也觉得宋煊那篇策论写的不错。
“所以,你当真觉得我所写上执政书不够好?”
在宋史当中,把范仲淹的这个上执政书与诸葛亮的隆中对相提并论,足以见评价之高。
确实是一针见血的指出了大宋奇案在的问题,同时也成为庆历改革的蓝本。
但是,此时这个万言书的言论和见识依旧有许多不足之处。
范仲淹主要是想要整顿吏治为主,其余为辅。
只有官员变好了,朝廷的政策才能好好实行下去。
或者说此时的宋煊完全没有理解范仲淹背后的深意,他积极建言的行为,背后其实是有着他自己的价值观体现。
那就是“左右天子,为大忠”!
老范曾经盛赞在澶渊之盟中让宋真宗上前线鼓舞士气的寇准,说他能够左右天子,如山不动,却戎狄,抱宗社,天下谓之大忠!
或者说刘娥现在便是左右天子,也可以被称为大忠。
但是在范仲淹等士大夫来看,太后掌权不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