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娥本想从重处理。
但是鲁道宗先去找了皇帝定下了基调。
她也只能选择生闷气,不去计较。
人家八大王都成了神经病了。
八贤王显然是无稽之谈。
除了当日宋煊提了一嘴,东京城内根本就没有人传颂这个称号。
教子无方。
那也得是正常人才能教子啊。
赵元俨就如同他大哥赵元佐似的。
精神不正常了,如何能教子?
况且鲁道宗还是她丈夫重点说要重用之人,刘娥也不会报复他。
毕竟这个人他还得用呢。
“宋煊?”
刘娥瞧着鲁道宗送来的详细经过汇报。
“回大娘娘的话,却是此名举子。”
鲁道宗实话实话,除了官家与太后,他没打算告诉别人。
“此子倒是不畏强权。”
刘娥对宋煊说你也配姓赵这句话十分欣赏。
鲁道宗颇为意外的瞥了一眼刘娥。
若是等他进了朝廷,怕不是第一个要怼您这位不该掌权的太后啊?
不过鲁道宗并没有提醒她。
况且他觉得宋煊写的策论一般。
尽管成为应天府解元,可那是科举考试没有改革之前。
宋十二的诗赋可谓是名动三京。
如今科举考试突然改革,对于宋十二而言,并不占据优势。
“大娘娘说的对,此子还是应天府解元呢。”
“哦?”
刘娥从来不会去关注这种小事,也就是去年宋祁兄弟之间状元排名被刘娥操作了一通。
帮助宋庠完成连中三元的壮举,尽管士林当中都不认他连中三元这块牌子。
“倒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孩子啊。”
刘娥对于宋煊的名字印象很是深刻,一个平民百姓出身的学子,有一次在宰相嘴里讨论,就已经十分出众了。
更不用说讨论过好几次。
鲁道宗点点头,随即又说明了自己的想法,那便是在科举考试结束前,尽量保护宋煊的名字不被外人所知。
要不然依照东京城百姓的热闹程度,怕不是会去日夜叨扰宋十二了。
那个时候他还如何全心全意放在科举考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