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想着,随即他开口:
“这就怪了,我记得晏相公就是因为反对授幸臣张耆为枢密使,违反了刘太后的旨意。”
“晏相公又大怒以朝笏撞折侍从的门牙,被御史弹劾,以刑部侍郎贬知宣州,数月又改为应天府。”
“十二郎是通过晏相公的关系租赁的房屋吗?”
他们这些在东京的学子。
自是清楚的知道晏殊在应天府干的很好。
尤其是大兴教育,培养了不少人才。
据说应天书院的好几个学子,都是本次状元的有力竞争者。
宋煊这个名动三京的应天府解元,便是其中一个。
再加上晏殊政绩突出,被调回东京为官是板上钉钉之事。
“嗯。”
宋煊倒是没有什么话都往外说。
“这还不简单,定然是那幸臣张耆想要与晏相公示好。”
余规把自己心中的猜测说出来:
“晏相公取得如此政绩,兴许今年就会被再度获招入朝。”
诸多学子虽然被社会毒打了许久,但是对于“幸臣以及奸臣”都是极为痛恨的。
像晏殊这样的相公,才是他们心目中的榜样。
不是谁都有胆略去强行顶撞“当权者”,怒斥幸臣的。
故而这帮学子,都在心中畅想着自己也能够成为晏殊那样的臣子。
宋煊在过年的时候,听晏殊提了一嘴,并且让他等自己的考试成绩出来后,再同意调动。
如此也算是给他的政绩上再添一笔。
“原来如此,看样子我还是占了晏相公的便宜,多谢几位解惑。”
“哈哈哈,十二郎的运气当真不错。”
“不说了,不说了。”
宋煊站起身来笑道:
“前几日遇到了同样参加考试的胡瑗以及生病的阮逸,他们被陕西人张源所收留,我今日出门本想去探望他们的,时间不早了,以后有机会咱们再聊。”
“好。”
叶顾言等人出门相送。
宋煊摆摆手,便带着王保原路返回。
“十二郎当真是异于常人也!”
欧阳修忍不住赞叹了一句,叶顾言也是十分赞同。
“若是我也有有经商的头脑,也不会租住在这凶宅当中。”
“哈哈哈。”
叶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