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
“哈哈哈。”宋绶忍不住指了指晏殊。
你那是让范仲淹等人瞧瞧宋煊干的好事吗?
还不是为了“炫耀炫耀”。
上一次搞得宋城纸贵,这一次搞得洛阳纸贵。
宋绶也是能理解洛阳那帮学子追捧宋煊的缘故。
毕竟长这么大,还真没有见识过宋十二那样的大才呢。
应天书院的学子们早就习惯了。
宋煊还没怎么入学就整了个大活。
纵然是不认识宋煊的脸,那他的名字也是口口相传,成为议论的中心。
晏殊收好了信件,却是笑问:“同去?”
“也行。”宋绶脸上也带着笑容。
宋煊是先回来了,其余学子还在洛阳呢。
如今应天书院依旧有不少学子在刻苦读书。
先后两次通过发解试的人绝不早少数。
为了能过在省试当中大放异彩,卷起来的从来不在少数。
范仲淹看完之后,顿时眉开眼笑。
“十二此子还是有着相当强的天赋,假以时日必定能带领整个大宋文坛走向繁荣。”
宋煊年纪尚轻便有如此觉悟,众人对宋煊当真是极为满意的。
夫子王洙虽然是主要教导宋煊的“班主任”,但是在座的哪一个夫子没有提点过宋煊?
故而当范仲淹说完后,众人也是笑笑。
毕竟只要宋煊代表的是应天书院,他在外面挣下多少荣誉,也会有应天书院一份。
更何况宋煊身上的印记也早就洗不掉了。
倒是更加年轻的王洙有些难以接受。
“我知道宋十二很强啊,但是没想到他会这么强。”
“哈哈哈。”
几个年岁大的,对于王洙如此询问确实感到好笑。
因为宋煊确实是强。
大家都盼望着能考中状元呢。
这才是更能宣传应天书院的招牌。
“如此有实力的学子,此番回来之后也该让他收收心,奔着科举上使劲了,还是要考状元。”
“是的。”
张师德摸着胡须开口道:
“我的老友给我写信,说是朝廷将要改革,要把策论放在诗赋的位置上去,也不知道真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