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宏一边收拾一边问:
“少爷,按理说这终身大事我也没权力为你做主,就是想问一句,你当真是要娶一个武夫的女儿?”
他经商这么多年,涨了许多眼界。
对于大宋官场而言,自是明白与朝中武人结亲,仕途上并不会那么的顺畅。
以文驭武是国策。
只要大宋还存在,就不会改变的!
曹利用他在中枢这么多年,以前脾气耿直,对谁都不假颜色,定是得罪了不少人。
朝中不知道有多少小人想要给他使绊子。
尤其是等宋煊真正爬上高位了,还是有一个文人宰相老丈人,助力会更多的。
于官场而言,得到官家青睐的机会极为渺茫。
要想升的快,除了自己有点实力外,更多的是靠着人脉以及关系。
朝中的主要位置就那么多,没有人在中枢提携你,如何能够更好更快的进步?
陶宏觉得曹利用很危险,而晏殊虽然有机会进入中枢,但他性子属于老好人性子,很难在宰相的位置上待的时间长一些。
尤其是陶宏觉得晏殊过于聪慧,这种人太懂的明哲保身了。
这么多年的接触,陶宏觉得宋煊虽然聪慧,但是他从骨子里就有一种能扛事的思维,大不了鱼死网破!
当然了,宋煊小时候多跟他们说的便是,咱们都是光脚的,怕个屁的穿鞋的?
反正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的。
他觉得宋煊就是生完了时间,若是在五代十国动乱年代,说不准这身武艺就有了用处。
这大宋当真姓宋也未可知也!
“娶呗,跟谁联姻不是联姻啊,总归要跟一个意气相投的老丈人试一试。”
宋煊无所谓的摆摆手:
“更何况老曹在我微末之时便看得起我,如今我刚考中解元,就要答应其余人的姻亲,如何能行?”
陶宏颔首,倒是这么个道理。
偏偏有些时候,社会规则的运转,并不讲道理。
他摸爬滚打这么长时间,要是都按照规则,那也不会有今天。
大家都不是迂腐之人。
“今天去赴宴要穿什么衣服?”
“学子服,没必要过于张扬,毕竟大家今后都算是同窗,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被人记在心中怨恨。”
陶宏表示知道了,他会提前准备好的。
嫉妒这种情绪,有些时候真的数不清楚。
即使你们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