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人家那群既得利益者,凭什么给你说话?
“不错,这种事更容易枪打出头鸟!”
包拯这才开始吃包子,他点头道:
“有道理,他们被脑子一冲动就觉得能对抗官府,这天下要是读书人说了算,还要费心费力参加科举考试当官做什么?”
“不如造反呢!”
包拯整一个大无语。
十二郎受五代遗毒影响有些大,动不动就举极端例子。
他出身官宦家庭,对于权力的来源是有一定的认知的。
那就是对上负责,对下执行!
下面反抗,便是要打上刁民的标签。
大宋较五代那是及其进步的!
况且这种事包拯是不愿意掺和的。
他有些担忧有人找宋煊去参与。
毕竟上次宋煊振臂一呼,许多学子都跟着他走了。
这份情谊依照宋煊这种有侠义之心的,必然会有所表示的。
只不过到了最后,跟随宋煊的人数越来越少。
包拯是明白宋煊故意绕路回家的背后意思,就是为了筛选出志同道合的人。
那也绝对不是为了反抗官府做的准备!
包拯不愿意宋煊去趟这趟浑水。
“不对啊!”
张方平却是有些紧张:
“他们该不会是想要复刻十二哥你对付窦臭的招式吧?”
“那他们可真是蠢笨如猪了!”
宋煊忍不住吐槽道:
“那件事我从里到外都占着理呢!”
“他们现在连理都没有!”
“这可是朝廷下发的,天子太后宰相们,哪一个不清楚?”
“现在想要聚集起来反抗朝廷的政令,他们还没这个资本。”
“更何况我当初反抗的单一来源的官员窦臭,他本就名声极差,又以权势压人,我自是能夺得不少同情分!”
“可今日不同往日,如今他们这样做,是无理搅三分。”
“若是真让他们成了,今后朝廷只要一发诏令,就能组织许多人去闹,大宋还有未来吗?”
包拯其实很是佩服宋煊的思维。
这也是他从宋煊身上学到了一些技能。
比如有条理性的“辩论”。
如今包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