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下人上茶上点心。
张氏环顾赵家仔细打量,这还是她第一次进赵家门。
“你们家修的真好看。”
“还好吧。”
宋氏听见有人也出来了,张氏和她打了招呼,而赵大树他们则是进了屋,院子里都是娘们,他们坐在院子里干啥?
“赵夫人,听说你们家女婿在青山书院念书?”
“是啊。”
有问题?之前他们就说过了。
“真好啊,青山书院出来的学子都有大出息,你们呀以后可有的享福了。”
“是吗?”
张婶子很是好奇为何赵家人陪女婿来念书,不该是秀才公自己爹娘来吗?
“你们可真好,陪着女婿大老远的来念书,对了,秀才公自己的家人呢绒?”
宋氏笑得勉强,“雷子家人忙的很没时间,我们空闲所以就我们来了。”
“你们是全家都搬来了?”
宋氏本能的不想跟别人扯自己家里的事儿,赵小雨更是不喜,府城的人也这么爱八卦?
“婶儿,你今天来这里是?”
“是这样的,听闻赵老爷也是秀才老爷是吗?”
“是。”
妇人大喜,笑成一朵大菊花,她俩孩子都到了启蒙年纪,可府城好点学堂的束脩都贵到离谱,她男人只是个小吏,官职小能拿到的银子也就少,一家子维持生活都实属勉强,实在没银子给孩子念书了。
而她瞅着新来的赵家很有钱,非常有钱,看看桌上的点心,多精致多好看,她过年都舍不得买这些好东西来。
“赵老爷好像没继续念书了?”
“嗯,我爹年岁不小了,该好好过几年舒心日子,享享福。”
这张家隔壁的住户,家里似乎是个小吏,平日也算客气,但交往不深。
这就是有钱人啊,说不念书就不念书,说来府城就来府城,说起来陪女婿念书,其实他们就是来玩的。
日日去街上溜达,经常提着大包小包回家。
“咋就不念了呢?秀才可不好考,你们家又不是念不起。”
“呵呵,每个人选择不一样。”
是吗?如果是她一定继续读下去,她男人当年想读读不起,选择混了个小吏当当,吃不饱饿不死的,一年熬一年。
“赵家娘子,前几日路上遇见老爷子,听见他咳嗽几声,你看我这今日带了些梨子过来,别看个头小,你炖汤之后给老爷子服用,治疗咳嗽特别好。”
说着拎起自己带来的篮子,掀开帘布里头全是小梨子,黄黄的野生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