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让这里的一切都处于停滞和冻结状态。
“上级要求,至少需要恢复至能保障直-2o直升机起降的水平。
如果可能,最好能达到满足运-8、运-9这类战术运输机紧急降落的标准。”
露娜看着终端上的要求,语气沉重,“前提是……到那个时候,莫斯塔尔周边的防空阵地还能撑得住,能把哈夫克的无人机和战机挡在外面。”
“工程量不小。”
何成评估着,随即在通讯频道中精准呼叫道:
“乌鲁鲁!
立刻带上你的工程评估工具,到机场跑道来!
快!”
不一会儿,乌鲁鲁赶了过来。
他站在跑道边,右手熟练地操作着外臂上的扫描仪,左臂则稳稳地扶住扫描仪,以确保扫描的准确性。
随着扫描仪的移动,他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该死的……”
他低声咒骂道,“跑道主体的裂缝竟然过了二十处,而且最大的弹坑直径约有八米,深度达到了三米!
这得需要多少混凝土才能填满啊……”
他一边念叨着各种数据,一边在心里默默计算着。
接着,他将扫描仪的焦点转向了照明系统和导航设备。
“照明系统基本上全毁了,导航设备……看都不用看,肯定也没了。”
他无奈地摇摇头,继续扫描其他基础设施。
“可供使用的重型机械……”
他喃喃自语道,“营区里还有两台挖掘机、一台推土机和一台压路机,再加上我们外骨骼自带的工程模块,应该勉强够用。”
然后,他开始查看材料的储备情况。
“水泥、钢筋、沙石……营地仓库里还有一些,但远远不够啊,得赶紧调配才行。”
最后,他想到了人手问题。
“老子手下能熟练操作设备的工程兵,算上我自己,还不到十个!
其他的都是步兵,甚至是那些后勤人员客串,这可怎么搞……”
他眉头紧锁,心中暗暗叫苦。
他快心算着,最终报出一个令人沮丧的数字:
“就算材料充足,人手翻倍,二十四小时不间断施工,要达到直升机起降标准,最快也需要……至少48小时!
这还不算可能遇到的袭击和恶劣天气影响!
想要运输机起降?那他妈得再加一倍时间,还得祈祷哈夫克的轰炸机别来串门!”
判官听着汇报,面沉似水:
“人手和设备,我来想办法解决。
必要的时候,我这把老骨头也能上去开挖掘机。
乌鲁鲁,你立刻拿出一个详细的施工方案和物资清单。
露娜!”
他转向露娜:
“你,立刻通过最高优先级频道,再次向上级请求增援!
明确告知他们机场修复的困难和极端重要性!
同时,询问斯托拉茨方向的战况!
我们需要知道侧翼还能不能给我们争取时间!”
“是!”
露娜立刻开始操作通讯终端,尝试连接在电磁干扰下极不稳定的后方通讯网络。
就在判官和乌鲁鲁激烈讨论着如何拆东墙补西墙抽调人手时,深蓝和夜莺的身影出现在机场边缘。
他们身后,竟然跟着一群大约二三十人的青壮年难民。
这些人虽然面黄肌瘦,穿着破烂的冬衣,眼神中带着恐惧和不安,但在深蓝和夜莺的组织下,还是勉强排成了松散的队伍。
“军士长!
露娜姐!”
深蓝快步走过来,他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坚定,“我们听说机场需要人手……我们招募了一些志愿者。
他们愿意帮忙,只要……只要能保证他们每天的基本食物和一点取暖的燃料。”
夜莺补充道:
“他们中有些人战前是建筑工人、司机……或许能帮上忙。”
看着这群在寒风中瑟瑟抖的难民,沉默了片刻。
这无疑是杯水车薪,甚至可能带来管理和安全上的问题,但此刻,任何一点力量都显得弥足珍贵。
“可以。
把他们编入后勤辅助队,归乌鲁鲁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