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国家近卫军特警支队、gti特遣队)如同沉默的钢铁洪流,缓缓推进到阿尔-法拉比哈萨克国立大学周边区域时,眼前的景象让久经沙场的老兵们也感到心头一沉。
这座历史悠久、以哈萨克伟大思想家和科学家命名的学府,此刻已完全褪去了象牙塔的宁静与圣洁,变成了一座森严、冰冷、散着敌意与危险的武装堡垒。
大学外围,一道由各种杂物和暴力美学构筑的“城墙”
拔地而起,将校园与外界彻底隔绝:
最外层数十辆被掀翻、烧毁或刻意摆放的公交车、卡车残骸尾相连,形成了一道扭曲的、高达三四米的金属屏障。
车窗全碎,车身布满燃烧和撞击的痕迹,如同死去的钢铁巨兽。
中层是密密麻麻的带刺铁丝网、缠绕着碎玻璃和铁蒺藜的拒马、用粗大铁链锁在一起的废弃桌椅、甚至还有从附近工地拖来的预制水泥板,构成了复杂而致命的障碍带。
地上还散落着自制的“铁蒺藜”
——用钉子焊成尖刺朝上的三角架。
在主要通道口,学生们(或者说,指导他们的“工程师”
)竟然用沙袋、拆下来的砖石、甚至快浇筑的混凝土,垒砌起了高达两米、厚度近一米的坚固矮墙!
墙上预留了不规则的射击孔!
一些关键节点,甚至能看到用厚钢板焊接加固的简易“碉堡”
雏形!
大学各栋主要建筑的窗户几乎全部被封死。
有的用厚重的木板钉死,有的用课桌椅从内部堵死,有的则堆满了沙袋和书本,只留下狭窄的缝隙用于观察和投掷。
屋顶上,隐约可见晃动的身影,显然设置了了望哨。
校园内部,空旷的广场和道路上几乎看不到人,一片死寂。
但所有人都知道,这死寂之下,是无数双充满警惕、仇恨或恐惧的眼睛,以及隐藏在暗处的致命陷阱。
偶尔有扩音喇叭的声音从校园深处传来,是学生领袖充满煽动性的演讲和抵抗口号,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刺耳。
“真主……这哪里是大学?”
一名年轻的哈萨克斯坦特警看着眼前的景象,低声咒骂道。
“哈夫克的手笔。”
彼得罗夫站在一辆加装了防弹护板的“台风”
k装甲指挥车里,通过潜望镜观察着,声音冰冷,“这些路障的构筑手法,防御点的选择,有明显的军事风格。
不是学生能做到的。
‘巴尔西姆斯’的情报很准。”
(注:巴尔西姆斯,gti驻阿斯塔纳特工)
他拿起通讯器:
“心理战小组,开始广播。
重复最后通牒,告知安全撤离通道位置。
狙击与观测小组代号,占据制高点,建立观察网,标记所有可见武装人员和可疑爆炸物设置点。
主力压制部队,按计划展开,火力点前置,重机枪、自动榴弹射器(射催泪弹和爆震弹)瞄准预定区域。
没有我的命令,不准开火!
给里面的人最后一点思考时间。”
很快,巨大的扩音喇叭声压过了风声,反复播送着最后通牒:
“阿尔-法拉比大学内的人员请注意!
你们已被包围!
立即放下武器,高举双手,沿指定路线(屏幕上打出安全通道的示意图)有序撤离!
gti与哈萨克斯坦政府保障你们的人身安全!
重复,立即放下武器撤离!
任何抵抗行为都将被视为武装攻击,招致武力清除!
这是最后的机会!”
广播声在空旷的校园上空回荡,如同丧钟。
然而,回应它的,却是从校园深处几个窗口射出的、稀稀拉拉的冷枪!
子弹打在装甲车厚重的护板上,出“叮当”
的脆响,溅起几点火星。
同时,几枚自制燃烧瓶被奋力掷出,划着弧线落在安全通道入口附近,“轰”
地燃起火焰,阻挡了去路。
“冥顽不灵。”
彼得罗夫放下望远镜,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停止广播,自由猎杀持有武器并向我方开火的目标,射催泪弹和爆震弹,覆盖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