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248章 胶卷进了中央

第248章 胶卷进了中央(2 / 3)

>

田状状的好朋友陈恺戈,这个人更加出名,他竟然是余切的骨灰级书迷。从余切的第一部小说发布开始,陈恺戈几乎看完了余切的每一部小说,而且为了他的小说立意,和别人争论得面红耳赤。

“没有谁能比我更懂余切。”陈恺戈估计说过这种话。

为啥这些人没有像谢晋这样,直接找到余切本人请求拍电影

可能是他们都还在发育练级吧。

和大导演谢晋比起来,这些人实在算不上啥。

作为沪市制片厂的演员,宫雪写了不少余切的小说影视改编评论。她成了双料影后之后,这些评论也被刊登上杂志了。

在一期《大众电影》里面,宫雪声称自己最喜欢《死吻》这部小说。因为这是余切上了战场之后写出来的。

“姐姐,姐姐!我要死了,你能不能亲我一下!”

宫雪写道:“当卫生员和小伤兵亲吻时,我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现在我不是沪市制片厂的明星,而只是一个普通的读者。”

……

另一本杂志《文汇报》提到,宫雪在沪市制片厂也组织了读书会,副会长是她的妹妹宫莹。这时候有个很出名的作家叫张海迪,残疾人,很擅长写一些励志的小说,被称为中国的海伦凯勒。

宫雪很喜欢张海迪的鸡汤文,更喜欢余切的小说,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向新加入的成员们推荐余切的小说,而且专门挑余切小说中激励人的部分拿来讲。

姐妹俩还自己尝试过写诗、写短句——怎么读起来像大冰

宫雪还组织过捐款活动。余切知道这事儿,但不知道她的捐款数额。一份采访中提到,宫雪看了余切小说后,和妹妹一起捐了五百块钱。

为什么刚好是五百块钱比陈小旭和张俪捐的一千块钱少一半恰好等于其中的一个人

这些事儿孤立的看,都不算啥,连起来看,一个确实存在想法的宫雪,就跃然于纸上了。

宫雪真对我有点意思

完了。

余切脑袋里面,忽然涌现出他被抓去演“工作人员”时,宫雪面对镜头改词“您现在看到就是余切……”

妈的!

我真是个榆木脑袋!

————

散伙饭没多久,谢晋来了电话,《小鞋子》电影的审核通过了。定档在八月一。

“八一怎么,要给部队看”余切当即道。

“对咯!”谢晋说,“你的小说都拿去前线发表了,怎么可能落下了这个电影!在我们全国的这么多人当中,有能力买票、捐款的,还得是城镇有职业的同志……部队就是一个很大的群体,好几百万人呢,那得捐不少钱。”

当时的审核遵循一个厂内部、到某委,再到某局的过程……如果特别好的,还有机会入选中央,被介绍给大佬观看。

历经三个月的拍摄,《小鞋子》成品的反馈极好。不需要剪辑一刀,演员们都是用的自己的声音,也不需要再请人配音。宫雪在其中扮演来疆省支教的内地老师,她的气质清纯秀丽,声音温柔动听。

一句话,从此以后,她就是内地教师的代表。

沪市电影厂组织了一个内部评审会,不少审核员看了这片子后潸然泪下。今年以来,电影市场特别糟糕,好多国产片拍出来观众不愿意钱看。为了活下去,广电的副总带头表示:“我们不仅仅应当提倡拍摄娱乐片,还建议给上座率高的娱乐片发奖。”

这话简直不像是八十年代的领导说的。

电影局的滕局长看了《小鞋子》之后大赞“原著中的所有经典桥段都被保留了,就连引起争议的‘阿里妹妹’选角,现在看上去也没什么问题”。

在内部的试映中,当“小英子”露出一双有灵气的大眼睛,在镜头前朝着观众哭泣时,观众看上去简直心也碎了,肝也痛了。

这是一部真正的兼顾了商业和艺术的电影,它有可能是谢晋新的艺术高峰。

因为预估电影可能受到较大的欢迎,沪市制片厂把拍摄的底片进行洗印,拷贝一条翻正片,翻正片再复制出翻底片,然后用翻底片去复制大量拷贝。

保定电影胶片制造厂,一摞摞胶卷正被生产出来,贴上“沪市制片厂”的标签。这些胶片随即就被前来运送的卡车一路送到沪市,再变成新的拷贝片。

最新小说: 成为猛虎,开局逃出动物园 缮缘:古籍修复师和她的奸臣夫君 六个阴鸷反派沦陷后,女配跑路了 暗恋,是胆小鬼的最强言灵 反派怨我剧本差,被迫来摆摊救驾 全员读心:公主殿下又来吃瓜了 通灵真千金发疯后,创飞满朝文武 失业后,被宝藏女孩捡回家 美艳女总逼我闪婚,身份曝光后全球疯了 每日情报:从送相亲对象进派出所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