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218章 春雨行动

第218章 春雨行动(3 / 3)

辛劳的学习,累倒在了书桌上……”

“当他醒来时,离高考只剩下几个月,似乎又是一年的徒劳。他不会知道,在短短两年后,他迅速走上以上情况的反面,并且远远超过了这个家族对他最殷切的盼望。从此对他有期望的,不仅仅是余家的几口人,还有全国数以千万计的读者。”

写到这里,徐驰忽然流泪了。

他复习了一遍余切的前半生,此时忽然意识到原来余切是一个伟大的人。他是从泥巴地里面长出来的金子。

是的,用“伟大”来形容这一个人竟然不为过。他正像是历史上那些传奇人物一样,有一个不太妙的开局,然后如命运之子一样,当他把天赋施展开来后,像是整个地球围着他转,他迅速取得成功,并且流露出这个人的本色。

余切的本色就是善良,他是为群众说话的人。他虽然因为赚了钱生活变得越来越奢靡,但他总是孜孜不倦的为了社会大众说话,而且毫不吝啬钱财,一刻也没有变过。

徐驰把笔搁在这,心里觉得自己已经写了半份好报告。

——————

“春雨行动”成立后,首先在京城本地受到了热烈欢迎。仅仅在京城这一个地方,几天内竟然汇集了十万有余的捐款!无论是在鼓楼大街,还是在铜锣鼓巷,人们没有不谈论捐款和《小鞋子》的。

家长们排成长队,带着自己孩子来到建国门外大街儿基会的门口,踊跃捐款。孩子们手上只有几毛钱几分钱,家长要多一些,能有个几块,有时甚至慷慨解囊,捐献出十元的巨款。媒体纷纷报道这一盛景,《新化社》形容这是一场“人民的胜利,人民的心声,是众志成城的确凿证据!”

国内第一家经济报纸《经济参考报》则煞有其事的讨论起,“捐款”是否会成为一个常用的筹款手段,它成为市场和行政之外的第三只手,弥补社会安全网的不足……

各类报道层出不穷,几乎都肯定了这一行动的价值。政界的人看到了文学对社会的凝聚力,而经济学界的看到了新的调控手段。

文学界则为了余切的影响力而吃惊:

通过一篇小说来募集善款!简直是天方夜谭,而他却快要成功了!

王濛私底下和《文艺报》的冯木讨论:“他的小说传播度,恐怕近十年都没有人能比得过了,我原以为新的文学题材要诞生,确实也诞生了!但余切写了最传统最简单的故事,却达到了最大效果,我快糊涂了,我不知道其他人也来写魔幻现实主义,也写新现实主义……是不是有余切那样的成绩。”

冯木转头就把王濛说的这些话,拿来吹牛逼,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

不过王濛也不以为然,王濛是个大嘴巴,他无所谓别人如何评价他。

余切自己也捐款,他接受《京城晚报》采访时,说自己把《小鞋子》这本小说的大陆稿酬全部捐出去,为疫苗贡献出一份力量。

受到余切的号召,不少作家也从自己的稿酬中挤出一部分拿来捐给“春雨行动”。《山》杂志的屈铁宁把此前的评论文章稿酬全数捐出,而鲁迅进修班的学生余桦,则捐出了六十块钱。

没办法,余桦只能有这些钱了。《十八岁出远门》是一个短篇小说,才两三万字。

进修班于正月初九开始上课,第一批学员一共九十多人,其中余桦、苏彤、屈铁宁、王安忆、刘振云、管谟业等人都是后世出名的作家。

这批学生得学半年,余切负责的内容是小说理念,而在第一堂课上,余老师毫无疑问的痛批伤痕文学,说以后再有人写这种小说会被他踢出进修班。

最新小说: 空降的禁欲上司,是我前夫 从继承小工厂到全球财阀 震惊!恶毒亲妈竟是玄学老祖 你管这叫创业? 徐婉宁顾俊 带着8000万,回国当警察 玄学在手,这豪门我横着走 精神小妹崩老登,老登返现崩小妹 完蛋!我养的反派小崽全是大佬 死后第十年,成了阴湿老公的白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