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122章 余旋风来了(六)

第122章 余旋风来了(六)(1 / 2)

第122章余旋风来了(六)

又选取了一个家庭主妇,她什么也没有买,就是在书店门口晃荡,也被记者拉来采访了。

“你知道中国作家余切吗”

答案还是不认识。

“你知道中国作家鲁迅吗”

“鲁迅是谁”

得!

这完全是不看文学的人。

对这种人,记者也有办法,他们拿出了余切在豪德寺扫墓的照片:在这张照片里面,余切身穿黑色西服,神色肃穆的面对墓碑鞠躬。

看上去就像是大家族唯一剩下来的富贵长子。

家庭主妇大吃一惊:“原来这就是余切如果作家们能多出一些这样的人,他们的书怎么会卖不出去呢”

“中国旋风”正在越刮越烈。在刻意的引导下,作家团来访的期间,几乎事无巨细都能得到报道,几乎每天都有人请他们吃饭,出入全都是日本的名胜景点,不同领域的上流人士每天作陪,极度热情的照顾让人乐不思蜀。

余切有点明白“留学生文学”是怎么出来的了,这种待遇下,你描写的外国当然是人间天堂了。

但这是常态吗

“余切你说两国之间能成为朋友吗”

外联的陈希儒问了余切这个问题,陈希儒既是沪市外联的,也是这一次的翻译。

作家们离开酒店需要两两凑对,余切和陈希儒是一对。

这个人是巴老的铁粉,他拿到了一张巴老签名的名片,说要把这个当传家宝来对待。

“你怎么不回答我两国之间能成为朋友吗”

余切说:“我们当然会成为朋友。”余切没有给陈希儒说实话。

李小林,《收获》杂志的主编,巴老的亲女儿,她问余切:“你受到了这么热切的欢迎,你喜欢日本吗你以后会成为旅日作家吗”

余切:“我恐怕还是以写国内的文学为主,适当写一些国外的作品。”

李小林纳闷了:“难道你觉得我们两个国家之间,不会成为朋友吗你还没有感受到日本朋友的热情吗他们多喜欢你啊!”

余切说:“我们当然会成为朋友,但朋友之间也不会一直好下去。”这也不是余切的想法。

终于,他被巴老介绍和一些日本书商见面,为了沟通余切小说的出版事宜,而这些沟通很成功,日本人给余切拿到了本国有名气的作者才能有的条件。

大部分的日本新人作者,甚至不能和余切相比。他们要经历打响名气,苦熬多年的过程,有的穷苦日本作家不得不自费出版自己的文稿,希望能受到读者的赏识,然后陷入到经济上的困顿,被出版商拿捏。

大家一起喝着清酒,一起跳着舞,一起唱着歌,谈论起两国之间那些影响了历史的大文豪。

“我们曾经靠的这么近,我们简直是兄弟,不会再有分别。”日本人说。

余切确实相信,他们之中一定有人是真心的。

席间,有一些的年轻日本女性,给诸位服务,她们每一次上菜、端酒都要跪下来;余切和巴老是最为重要的客人,因此居酒屋请来了七十多岁的女主人,这个在中国可以颐养天年的奶奶级人物,朝余切跪下来,伏着身体送上酒水。

余切接过来喝了,笑容自若,当时并没有什么扫兴的举动。

结束掉这场宴席,巴老也很高兴,他问到了同样的问题:“余切,你觉得我们之间能做朋友吗”“恐怕不能。”余切这次说了实话。

“为什么呢”巴老并不奇怪。

“我看到日本人尊卑有序,对强者十分恭敬,对弱者却呼来喝去——他们连自己的同胞都不能完全的热爱,又怎么会热爱异国他乡的我们”

巴老点点头:“是的,你很清醒。我们个人之间的关系,很难代替民族之间的关系。”

这并不是孤例。

不久后,作家们又在媒体的见证下,见到了藤野严九郎教授的后人——藤野教授正是当初照顾鲁迅的日本教授,鲁迅怀念他,珍重他,特地写了一篇文章《藤野先生》。

访问藤野后人是来日作秀的标准流程:不论是政治家还是作家,都要走上这么一遭。

藤野和鲁迅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友好的缩影。

但作家们发觉,藤野先生的后人并不懂文学,也不知道中国文

最新小说: 废婿之隐龙觉醒 官妻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 别给我刷黑科技啦 乱世帝都 无敌大百科[快穿] 哄我婚前试爱?闪婚哥哥死对头他才后悔 重生1985,从卖火锅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被他吻时心动 宦海狂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