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最大的感受就是物质上真的极大富裕了,这一时期的文科教授怕是比后世还要爽。
余切却根本不在乎那点工资,他把工资都捐了。
整个中国有两个不拿工资,完全靠稿费生活的作家,一个是巴老,另一个就是余切。
如果再算上教职工作也不拿工资的,可能只剩下余切。
但对于余切身边的人来讲,情况就不一样了。余爸余妈把这事儿当做光宗耀祖的事情,有几天每天都打电话过来。
张俪在家里拼命学习,有时都不让余切抽查她问题了。陈小旭在片场看起了书,原先陈小旭对读大学嗤之以鼻,现在忽然觉得有必要了。
就连远在泰国拍戏的宫雪,都想尽办法给余切打了一通电话贺喜。
可见中国人很认可教授这个职位。
27号,余切替胡岱光上课,事前没有通知。一开始明显有逃课的,余切也懒得点名了,结果底下的学生越上越多,到后来教室里面全是人,门外边儿也是人。
余切只好说,我没有三头六臂,不值得大家特地来看。
他告诉这些人:“你们来上我的课意义不大,就是听个耍,不如把自己的专业搞好。尤其是那些搞工科的。”
一个新闻系的学生说:“余老师,你比你笔下的李永更真实。李永靠读书改变命运是假的,因为李永还是个小学生……而你是真的!”
“万县确实比宁县基础条件好一点,但你比你故事里的李永强了太多。”
“你难道没有意识到,你才是反驳读书无用论最好的例子吗?”
余切恍然大悟。
怪不得李永这么感人的故事,他写出来后,很多人却只关注,不怎么关注李永这个小学生:历史上李永很早就出名了!
唉,弄巧成拙。
当年要不是高考点将,我兴许还在万县的农村中学当家里蹲呢,其实这当家里蹲也没什么不好,我总有法子过得好,不过这做高考状元、成为大教授对我来说,可以更加的海阔天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