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都市言情 > 文豪1983 > 第123章 他们为何而来

第123章 他们为何而来(1 / 5)

    翌日,甲骨文世界大会正式开幕。

    会议要求与会者每人都撰写一篇论文,不过由于此次来的跨界学者太多,有些人对甲骨文并不太了解。最终修改为“做一些贡献”。

    第一天,到场的以国内各大学和科研学者居多,是一场半内部的会议。胡后宣说的就很直白了:“不管你是哪个地方的,是研究者还是委派来长见识的,既然来这,就得为我们的‘祖先字’做一点事情。”

    与会的人一时茫然了。

    做什么贡献?

    我是来开会的,你们要干什么?

    胡后宣特意拿马识途来举例子:“马先生通过打桥牌,从美国收藏家那边,要来了十来片甲骨文碎片,我鉴定之后是真的,我以为这就是很大的贡献!”

    又谈到余切,胡后宣竖起大拇指。“余切写了一本通俗《地铁》,把甲骨文塞进了世界的流行文化。我看了一些美国报纸,上面说‘甲骨文’是求神拜佛,又说是‘钱币’的符号……可以通灵,有一些神秘力量,这都是片面的!”

    “可是!”胡后宣笑道,“片面也比没有人关注来得好。只要知道的人足够多,一万个人里面,总有一个真心想了解甲骨文,我们的意图就达到了!”

    “这当是伟大的一幕!不知道商人有没有听到,三千多年后,来自后人的呼唤。”

    余切听得热血沸腾,当即叫了一声好。

    除了他之外,震旦大学的教授,时任教科文卫委员会的主任周顾成也站起来了,说:“我们应当为胡后宣教授鼓掌!他一句话说明了,为什么我们要搞甲骨文大会!为了让人知道!”

    而后,胡后宣作为大会的临时会长发言:他介绍了安阳殷墟目前的发掘工作。

    目前出于保护性的考虑,对殷墟的发掘极为谨慎,金陵大学两位教授认为,甲骨文只挖掘出了其中的不到百分之五。

    这当然是很夸张的数据,很多人不认可。但也说明了对殷墟发掘的谨慎。

    五十年代后,国内的考古发掘工作一度接近于停滞。

    而反对的并不是考古学家,相反,正是考古学家极力阻止一系列考古项目的立项。而一些对考古有爱好的,也确实存在一些贡献的文学大家,凭借影响力促使项目的仓促上马。

    最终当然悲剧了。

    不论是技术还是方法上,都还没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六十年代,科技迅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考古这一学科,站在六十年代后的眼光来看,以前的发掘是十分粗糙的。

    胡后宣沉声道:“张忠佩(时任故博院长)有句话:考古不写报告,等于花钱买破坏,比盗墓贼还坏。做研究是一个专业的事情,马虎不得!”

    “倘若只是要见一见,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我想倒不如让东西埋在地下!”

    这胡后宣怎么发这么大脾气?像是在指桑骂槐?

    余切私下问马识途。

    原

最新小说: 哄我婚前试爱?闪婚哥哥死对头他才后悔 重生1985,从卖火锅开始成为世界首富 宦海狂澜 别给我刷黑科技啦 被他吻时心动 无敌大百科[快穿] 乱世帝都 废婿之隐龙觉醒 官妻 亲妈重生在七零,带着崽崽杀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