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强烈的智力鄙视,中国人只是恰好在沃森的智力模型里面被许可了。
沃森在《科学美国人》上的采访引发轩然大波。
《科学美国人》出了个周刊,全盘连载沃森的谈话,发布后全美学术界立刻掀起了对沃森的讨伐。人们震惊于沃森流露出的老白男的傲慢,他的言语和洗头佬没有什么区别,从根本上,他认为一些族群是不应当存在的。
当年德国人执行了“美丽雅利安人”计划,将那些明显有外表残缺、智力疾病的新生儿进行有组织的灭绝,他们认为这样有益于德国人的优化。
结果很显然失败了。
沃森却把这一套卷土重来,只是衡量标准变成了绝对的智力。
英国生物学家克拉克听说后大笑:“沃森一直都是这样的人。他是我见过最恶毒,最自大的混蛋!”
克拉克是沃森的合作者,两人一起获得了62年的诺贝尔奖项。后因为性格不合,逐渐变成一对冤家,在沃森《双螺旋》中对自己自吹自擂,指出克拉克躺赢后,两人的关系就彻底破灭了。
克拉克抓住机会频繁批评沃森,沃森对此不以为意:“他就像是一条可怜的狗,他想咬走我身上的一块肉。他嫉妒我。”
克拉克无能狂怒。
而且克拉克其实也很有争议,他目前在美国加州某研究所研究“灵魂”,这得罪了大多数教徒,这也是科学研究的禁区之一。
此后,沃森一下子成为了美国当下最火热的学术明星,甚至超过了部分演员和歌手。
他本人频繁发表意见,并不拒绝自己的话被引用。
在冷泉港实验室针对医药公司的内部会议上,沃森直言道:“全美最近对我有一些偏见,我们知道那都是fake news,假新闻!但我们这里是学术圣殿,我们应当承认人和人之间存在区别。”
有投资人问:“我不关心种族歧视,我只关心投资到中国会不会赚钱,你有没有什么看法?”
“公正的说,中国现在仍然很落后。他们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同邻近的日本合作更好,但如果要去日本之外的亚洲进行投资——中国是不二之选。”
“南亚不可以吗?那也是个人口大国。”
“印度人的平均智力为82到85,仅次于黑人。如果你想赌博就去那个地方。”
“我知道了。”
多国生物学家联合组织的“人类基因计划组”正在筹备中,沃森作为整个项目的带头人,他希望能够花一些资金用于研究人种之间的智力差异,而不光是研究免疫疾病、癌症这些东西。
智力是新生儿的未来,而癌症是老人的过去。
沃森是这么认为的。
《时代周刊》的记者采访沃森:“您最近引发了很多争议,一些人认为您存在种族歧视,您如何看待这些声音?”
“都是假新闻!我始终是一个诚实的人,只是真相会伤害到有些人。”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