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斐逊,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和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
四个人没有一个不对黑人存在歧视。
“国父乔治华盛顿赞成蓄奴制,他的想法自然不用多说;杰裴逊和黑人女奴隶生了六个孩子,他一个也不认,甚至不承认和‘肮脏的黑人’有过连接;林肯解放了黑奴,他就不歧视了吗?他也歧视,他只把黑人当做工具,而从来不当做是一个人。”
“到西奥多·罗斯福(1932)时,和我们今天的时代已经非常接近。全美黑人听说他当选后,将要结束对黑人的残酷私刑,于是纷纷投票给他,然而,在罗斯福上任之后,他却拒绝在这一法案上签字!”
“这些美国‘先贤’们,无一例外的伤害了黑人!没有人责怪过他们!而现在,我们却要责怪一位对世界有益的科学家。”
沃森一看就大喜过望:这人很明显在为他说话!
阿连德是谁?
一番了解后,沃森才发觉阿连德竟然是个大人物。阿连德全名是伊莎贝尔·阿连德,在拉美世界中有特殊的地位,因为她不仅是“拉美文学爆炸”中唯一的女性,还是智利前总统阿连德的侄女,是一个流亡的意见领袖。
伊莎贝尔·阿连德长期为美国报刊写文,从记者干到了杂志主编和电视编导……她的名望很高。
助手道:“沃森先生,有她为您说话,您可以稍微安心一阵了。”
事实也是这样。
《纽约时报》是全美面向中产读者的读物,它精准的击中了那些目前对沃森有意见的读者群体。在当天的纽约长岛,实验室的众多研究员都看到了这一篇文章,特地来恭喜沃森。在美国的其他地方,读者也受到触动,人们不知道阿连德为啥会来掺和沃森的浑水,但仔细想想,沃森确实是没做错太多事情。
他只是歧视黑人而已。
在八十年代的美国,这难道是一种死罪吗?
这篇文章像是一种冲锋号,忽然有很多拉美系的作家都来替沃森说话。拉美文学的四大主将,纷纷评论了余切的新作《朝闻道》,然后隐晦的谈到“詹姆斯沃森”这个人。
他们或是直白的站在沃森一边;或者是提供一种“沃森没有错,错的是美国社会”的视角。
沃森一下子感到,他在美国那种人人喊打的情况好转起来了。
“到底谁有这种影响力?”
答案很明显,是余切。
余切和卡门的重归于好,促使卡门鼓动作家们为他说话。这群拉美作家一直都有良好的沟通机制,他们自知在西方世界势单力孤,于是彼此之间推销各自的书,定期聚会。
每当阵营里面的大人物有新作诞生时,就有很多宣传文章。
沃森向余切打电话求证此事,余切没有承认,但是隐晦的说:“我觉得你不应该沦落到这样的结局,因为你帮过我。”
沃森非常感动,他当即流泪了:“现在所有人都在骂我,我以为你最不愿意和我有关系,结果你却对我伸出了援手。我会永远记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