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学,更是天下勋贵最重要的出路。今日选拔一人。当思数十年后国家柱石。而今日咸安宫学,能承担如此重任吗?”
郑邦承说着说着情绪上头,只觉得自古以来忠臣良将附体,对着牛孝卿厉声喝问道:“镇国公,你自己说?我说得对不对。”
“臣以为-----”镇国公还在想怎么狡辩。
郑邦承厉声说道:“镇国公只需说,现在咸安宫学出来的人,比得上二十年前吗?”
镇国公无话可说。
也说不上来。
二十年前,皇帝英姿勃发,欲有为于天下。南征之战还没有决出胜负。大量勋贵子弟参与南征之战。求一个出头之机。在这样的气氛之下,很多人通关节,走门路,不代表自己没有本事-----那都准备上战场,糊弄谁,也不能糊弄自己啊。
但现在,皇帝因循守旧。
朝廷大臣十几年没有更换。
大臣,几乎死一个补一个。一心求稳。升官是靠熬年资。
至于战事。
西海等少数地方,或许有一些小毛贼,或土司叛乱。但大战已经没有了。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海晏河清,也可以说文恬武嬉。
风气一变,很多事情就变了。
现在勋贵年轻一辈,怎么能比得上当年。
况且纵然当年,勋贵有能力的也不多。否则皇帝也不会另起炉灶,拉起南征勋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