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曲小说 > 穿越小说 > 侯门庶子 > 第六十五章献策

第六十五章献策(2 / 3)

;   年后。

    贺重安再次来拜见郑邦承,郑邦基在一旁作陪。郑邦承看到这一句话。说道:“这是?”

    “这就是破局所在。”

    “我查过典籍,咸阳宫学的选拔,一般都是开国八公一言可决,但明面上的流程,却是宫中派人选拔。”

    “选拔只有笼统一句话,选拔各家子弟才能俱佳者入学。”

    “谁选拔?没说。”

    “什么是各家?”

    “就是家中有爵位的。”

    “什么是子弟?”

    “年在十五到十八岁之间。”

    “至于才能俱佳。”

    “我查过一次明宗皇帝,在猎场有意,令贵族子弟射猎,以猎物多少,选拔入宫学的名额。宣宗皇帝时,西北生乱。正逢咸阳宫学选拔子弟,就以此为题考教子弟。有数位子弟脱颖而出。没有入学,直接去了西北。后都名列一方大将。”

    “没有统一标准。”

    贺重安对这种情况也很眼熟。

    那就是权贵子弟专用通道。这种通道最大的特点,就是标准含糊。比如推荐信,什么比赛金牌,等等。

    而夏朝做得更过分,根本没有标准。上面想让谁上谁就上。

    明宗皇帝当初设这个渠道,本质上就是为了收开国八公的私兵给的安抚。

    这也是为什么在设在皇宫内的宫学,反而是枢密院管的。

    这就是历史遗留问题。

    “重安,你到底想说什么。如何从其中破局?”郑邦承好像听明白了。又好像不明白。

    贺重安说道:“无他,郑叔可以直接上书朝廷,或者直接求见陛下。重新制定咸阳宫学入学之法?”

    郑邦承皱眉,说道:“这有什么好处?”

    “郑叔。”贺重安说道:“南征勋贵在京的有多少家?”

    郑邦承摇摇头说道:“南征叔伯们,大多是水师出身。多在沿海驻扎。在京城根本没有几个。”

    “这就说明,郑叔想要在枢密院成事,必须拉拢一批京城勋贵。”贺重安说道:“开国八公,把持咸阳宫学的名额。谁家子弟想要入学,必须走他们的门路。”

    “而今郑叔重新制定规则,公平公正,择优录取。让各家子弟都有机会。他们依靠郑叔制定的规则入了咸阳宫学,将来天然就是郑叔的人。”

    “有这一批人支持,再拉拢他们的父母。郑叔在京城就有了根基。”

    “开国八公乃是开国勋贵之首,也是京城勋贵之首。但京城勋贵可不仅仅是开国八公,还有很多侯爵,伯爵。”

    郑邦承顿时心动。说道:“可有具体办

最新小说: 现代历史课,被皇帝们旁听了 你说要悔婚,我封异姓王你哭什么? 凤临异世将军的刁蛮王妃 陛下,你管这叫没落寒门? 扶唐 三国:我真的只想找死啊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乱世悍匪,先娶个老婆再说! 三国非演义:狼啸白门楼 断绝关系?我转身科举成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