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道沈尚书没对你说过扬州百姓肯定还记得令尊,但是扬州府的官吏们早就换了几茬,他们未必认你这位故人之子。等你抵达扬州的时候,你在京城的威名想必早就传遍江南官场,你觉得那些地头蛇会欢迎一位嫉恶如仇的大清官”
姜璃意味深长地说道:“还有,江南可是宁党的地盘,连沈尚书亲自前往都会感到头疼。”
薛淮奇道:“我记得殿下那天可不是这样说的。”
当时姜璃连沈青鸾的存在都可以忽略,一个劲地向薛淮阐述外放扬州的种种好处,生怕他选择去别的地方。
姜璃端起酒盏抿了一口,浅笑道:“此事有利有弊,不过利大于弊,我相信那些麻烦对于你来说只是小菜一碟。”
“殿下过于高看我了。”
薛淮轻叹道:“有句话叫双拳难敌四手,更何况我去扬州面对的远不止四手。”
“你怎会是独身一人呢至少沈家会不遗余力地帮你,江南不是京城,沈家在那边很有实力,而且我觉得令尊当年在江南肯定结交了不少至交,给你留下很多香火情,哪怕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人还感念令尊的恩情,这都能对你起到极大的帮助。”
姜璃眨眨眼,又道:“再者说了,我也能助你一臂之力。”
其实这就是薛淮今日来此的原因,或者说原因之一。
他认真地说道:“愿闻其详。”
姜璃徐徐道:“上次我同你说过现任扬州知府谭明光,他已经年近五旬,为官数十年谨小慎微,即便不会成为你的盟友,至少不会妨碍你做事。今日我们再聊聊另外两位大官,首先是江苏巡抚陈琰,此人乃是宁首辅的同年和同乡,二人都是杭州府人氏。陈琰惯会笑里藏刀,你只要不被他的表象蒙骗,便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薛淮记下。
姜璃继续说道:“另一位则是江苏布政使窦贤,他和陈琰素来不合。若有必要,你可以利用这一点行事,但是千万不要成为这二人斗法的棋子,个中分寸相信你能把握。”
“多谢殿下提点。”
薛淮虽如此说,面上表情却很平静,很显然姜璃所言并非绝密,等他到了江南地界大概就能知晓。
如果这就是姜璃的助力,未免显得无足轻重。
姜璃当然明白他的心思,似笑非笑道:“江苏巡按御史卢志玄和宁党无关。”
薛淮登时了然。
他有些好奇地端详着姜璃。
对方这句话显然另有深意,卢志玄不是宁党的人那会是谁的人
一念及此,薛淮缓缓道:“殿下,你最好还是谨慎一些,毕竟人心隔肚皮。”
姜璃轻咳一声,面对薛淮突如其来的关切,她的眼神略显闪烁,言简意赅地说道:“放心,我有分寸。”
两人随即默契地略过这个话题,随着气氛的放松,他们的交谈也不再局限于江南和官场斗争。
等到薛淮惊觉之时,两壶酒竟然被喝得干干净净。
不过姜璃没有说谎,这酒确实很绵柔,薛淮的脑子依旧很清醒,反倒是起初气势显赫的姜璃双颊晕红,眼神透出几分清澈的愚蠢,丝毫不见平时的清冷锐利。
薛淮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开口说道:“殿下,时辰不早了。”
“你是该回去了,等等——”
姜璃揉了揉眼眶,朝薛淮伸出白皙的手掌:“你答应送我的东西呢”
“我当然不会食言。”
薛淮左右看看,窗边竟然提前备着桌案和笔墨纸砚,他不禁会心一笑,起身走到桌边。
“我来。”
姜璃抢先一步研墨。
薛淮微微一怔,他觉得这位公主殿下今日某些细节反应不太寻常。
转念一想,两人虽然是因交易展开接触,但这大半年相处下来难免会有几分交情,姜璃又年轻,如今因为他的离去有几分离愁别绪也很正常。
薛淮按下心中思绪提笔挥毫,随着他笔锋的落下,站在旁边的姜璃轻声念了出来。
“玉楼春,四月初十辞别云安公主以赠之。”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间留晚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