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还有几房妾室,这些年为沈秉文诞下三子二女,当然皆为庶出。
先前杜氏还有一件事没有挑明,沈青鸾将来出阁之时,至少会带着沈家一半产业,所以对她的夫婿人选格外慎重,否则便是给自家酿下祸根。
当沈青鸾从京城回来之后,杜氏和沈秉文便陷入幸福的烦恼。
幸福之处在于沈薛两家称得上世交,这些年交情并未淡漠,而薛淮无论人品、相貌还是前途都是上上之选,倘若沈青鸾能和他喜结连理,沈家夫妇自然求之不得,而且也能了却二人最大的心事——将来沈青鸾有薛淮撑腰,定然不会受到委屈。
即便沈家夫妇离世之后,沈家的庶子们照样不敢欺压出嫁的沈青鸾。
烦恼的缘由也很简单,薛淮年纪轻轻就登上高位,这样的年轻俊彦不知有多少人盯着,沈家虽然豪富终究底蕴不深,商贾之女的名头在如今这个世道并不好听。
想到这儿,杜氏便微笑道:“鸾儿,娘记得你先前说过,去年离开京城的时候,薛家老夫人赠了你一套上等的头面?”
“嗯。”
沈青鸾想起那日的场景,心中不由得渐起涟漪。
“这里没有外人,我们娘儿俩说说心里话。”
杜氏轻声道:“鸾儿,我们女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便是嫁给称心如意的夫君。你爹是个极好的人,对外担得起事,在家从不摆老爷架子,后来又有了你这般优秀的孩子,娘觉得自己很幸运,也希望你能一生平安喜乐。在娘看来,既然你认定了薛家哥儿,那就不要胡思乱想,尽早把这桩婚事定下就好。”
沈青鸾原本听得颇有触动,直到杜氏最后那句话一出口,她便怔住了。
虽说她知道自己的心思瞒不过爹娘,但毕竟一直没有明言,她也乐得维持现状,毕竟有些事情一旦说开,那就要面临最终的抉择,无论她还是薛淮都得如此。
“娘……”
“鸾儿,你听娘说。”
杜氏轻拍沈青鸾的手背以作安抚,温言道:“薛家老夫人绝非轻狂之人,她肯将当年陪嫁的头面送给你,那便是隐晦地表明态度。娘先前不确定你的心思,只当你因为小时候的事情感激薛家哥儿,如今既然知晓你的想法,娘怎能坐视你这般患得患失呢?等薛家哥儿履任之后,便让你爹寻一个合适的时机探探他的口风,你意下如何?”
沈青鸾本就不是矫情的性子,尤其是在面对和薛淮相关的事情上,否则她不会坚定地跋山涉水去京城,只为亲自看一眼薛淮的境况。
她脸上浮现明艳的笑意,坦然点头道:“全凭娘亲做主。”
这一刻在母亲的支持和鼓励下,她心中的担忧尽数消失。
都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反之有何不可呢?
……
运河之上,波光粼粼。
那艘三桅官船一路南下,从临清经聊城、东昌、济宁然后转道徐州,再由徐州至宿迁,于四月二十八日午后抵达淮安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