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一天。”
车子最终停在了一条安静小街的尽头,眼前是一栋经过改造的老式洋房,暖黄色的灯光从巨大的落地玻璃窗透出来,映照着门前精心打理的小花园,雨后的花草格外娇艳。招牌是低调的铜质字样——“憩园”。
走进店内,温暖的空气夹杂着咖啡香和食物的气息扑面而来。内部装修是简约的北欧风格,混搭着一些复古的中式元素,原木桌椅,舒适的沙发卡座,绿植点缀其间,舒缓的爵士乐低回。人不多,环境确实幽静惬意。
江明华显然是常客,熟门熟路地引着林雪萍到一个靠窗的卡座坐下。这个位置很好,既能看见窗外花园的夜景,又保有相当的私密性。
“这里的炖品和几样家常小炒都很有特色,你看看想吃什么。”江明华将菜单推到她面前。
林雪萍翻看着制作精良的菜单,最后点了一个温润的椰子竹丝鸡炖汤,一份清蒸鲈鱼,一份上汤菠菜。江明华加了一个黑椒牛柳,一份蟹黄豆腐。
等待上菜的间隙,林雪萍谈起白天的测验,说起江韵华和许清瑶在考后立刻讨论题目的样子。“看着他们,就想起我们高中那时候,下了课也经常为一道物理题争得面红耳赤。”她的语气里带着怀念。
江明华笑了,眼神温暖:“我记得。你那时候较真得很,非要说服我才罢休。”他伸手过来,轻轻握了握她放在桌面上的手,“不过要不是你那么较真,我物理成绩可能还没法提高那么快。”
“那是因为你本来就聪明,一点就通。”林雪萍回握了一下他的手,指尖传来熟悉的温热触感。
闲聊间,菜品陆续上桌。炖汤清甜,鱼肉鲜嫩,牛柳火候恰到好处,连最普通的菠菜也做得清爽可口。两人边吃边聊,话题从工作琐事延伸到近期看的书、电影,还有江明华工作室接的新项目——一个郊区小学的图书馆扩建,他正为如何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保留原有建筑韵味而构思。
“我想在儿童阅读区设计一个带天窗的角落,下雨天可以看雨滴,晴天有阳光洒下来。”江明华描述着自己的构想,眼神里闪着专业的光芒。
“这个想法真好,孩子们一定会喜欢。”林雪萍由衷地说,她能想象出那个充满童趣和光线的空间。
这顿饭吃得很慢,很舒服。没有工作的紧迫,没有时间的催逼,只有美食、好心情和对面那个人的陪伴。吃完饭,谁也没有急着离开。江明华又要了一壶桂花红茶,淡淡的桂花香与茶香交融,沁人心脾。
窗外夜色完全降临,花园里的地灯亮起,勾勒出植物朦胧的形态。店内的灯光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气氛安宁而美好。
与此同时,市图书馆的阅览区内,灯光通明。江韵华和许清瑶面对面坐在一张长桌的两端,面前摊开着厚厚的习题集和参考书。下周就要进行数学竞赛的初赛,两人都报了名,这段时间几乎一有空就泡在一起复习。
许清瑶遇到一道复杂的解析几何题,咬着笔杆,眉头紧锁。江韵华探过身,看了看题目,拿起草稿纸,寥寥几笔勾勒出图形,低声讲解起来:“你看,这里做一条辅助线,把这两个看似无关的条件联系起来……”
他的思路清晰,讲解耐心。许清瑶凑近了些,专注地听着,偶尔提出疑问。她的发丝偶尔会轻轻拂过江韵华的手臂,带来一丝极细微的痒意,伴随着她身上淡淡的、像是洗衣液混合了阳光的味道。江韵华讲解的声音不自觉地放得更轻、更柔。
“哦!我明白了!”许清瑶恍然大悟,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兴奋地拍了一下江韵华的胳膊,“你这个方法真巧妙!”
江韵华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嘴角也扬了起来,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满足感。“还有几道类似的变形题,要不要一起做了巩固一下?”
“好!”许清瑶干劲十足地点头。
时间在笔尖的沙沙声和低语中悄然流逝。图书馆的闭馆音乐轻柔地响起。两人开始收拾东西。
走出图书馆,雨后的夜晚空气清冷,但格外清新。地上还是湿的,积水处倒映着路灯的光晕。他们并肩走向公交车站。
“今天谢谢你啊,江韵华。”许清瑶侧过头看他,路灯的光线在她脸上投下柔和的阴影,“要不是你,那道题我还得琢磨好久。”
“客气什么。”江韵华双手插在外套口袋里,语气随意,但心跳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