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几年的恩科,宁阳县学几乎每年都有人考中进士,多则十几个,少则三五个。”
“臣要说的是社学——宁阳县最初一共有八所社学,因为这些年不断往宁阳县迁移百姓的原因,社学的数量也慢慢增加到二十所。”
“最早进入社学的那些孩子,年龄最大的已经有十七岁,哪怕是年龄最小的也得有十四岁。”
“这些孩子未必适合做官,但是把他们弄来当书吏肯定是够的。”
“还有宁阳县的那些青壮,哪怕识字不多,也比不识字要强,上位何不想想办法,把他们都弄出来做衙役?”
“……”
还没等李善长把话说完,徐达就先黑着脸说道:“李相说得晚了些,宁阳县的青壮,有一百多个都被上位弄去了东宫,剩下的,都是大都督府暂时放在宁阳县培养的苗子。”
什么玩意儿?
李善长一脸懵逼的看着徐达,问道:“你给老夫解释解释,什么叫做你们大都督府暂时放在宁阳县培养的苗子?”
徐达哼了一声道:“宁阳县的青壮,早就已经被大都督府给盯上了,正好这次卫所要进行改制,大都督府准备从宁阳县招募五百个青壮。”
李善长的脸色顿时黑成了锅底。
五百个青壮?
他娘的,宁阳县里符合你卫所改制条件的青壮,满打满算也就五六百个吧?
你徐达想要端锅?
正当李善长想要开始骂街,徐达却抢先说道:“这也是没法子的事儿。”
“卫所要精简,要改制,以后会逐步增加火枪、火炮的数量,而使用火炮,最需要那些识字且懂简单算数的青壮。”
朱皇帝也揉了揉脑袋,说道:“何止是宁阳县的青壮。”
“就连登州府的青壮也被天德他们弄走不少。”
“伯仁当初在登州府的时候,连登州大学的生员他都惦记。”
李善长看了看朱皇帝,又看了看徐达。
所以呢?
老夫还搁这儿吧吧儿的算计呢,结果你们大都督府早就盯上了宁阳县的青壮?
他娘的,你们大都督府是属强盗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