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了口凉气,抹了抹脑门上的汗对官差说道:“几位兄弟你们没搞错吧?!
这平摊下来一个村子交四五十两银子外加一百多石粮食?!”
官差听到这话有些不高兴放下茶碗说道:“怎么可能搞错!
反正就是这么多!
不过上面打了招呼,今年年景不好能收多少是多少,但是也不能差太多!
往年的欠税今年必须要补上!”
管家听后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说道:“几位兄弟稍等,我去和老爷商量一下!
去去就来!”
“好的!”
说完管家就来到士绅老爷的书房里,管家一进门就抱怨的说道:“老爷这今年的赋税也太重了吧!
老百姓根本承受不住!
您得去县里说说话啊!
否则以后都这样收下去咱们这片的乡亲都成冤大头!”
此时的士绅老爷正拿着本《春秋》在读,不过他这本《春秋》里面的内容却是《金瓶梅》。
老爷合上书后叹了口气说道:“要是能说我几天前在县衙里就说了!
胳膊拧不过大腿老夫又能怎么办?!
要是老夫还在任上做着官自然是不会让县里给咱们加这么多的赋税!”
不过士绅忽然脸色一变话音一转说道:“咱们庄上还是跟往常一样就不收了!
隔壁三个村子收一半!
你把官差领到其他几个村子全摊派给他们!”
管家听后皱着眉头问道:“老爷,这样其他几个村子老百姓负担是不是太重了?!”
士绅老爷冷笑一声说道:“重?!
哪里重了?!
一直以来都是这么收税的好不好?!
有时候那些贱民要自己好好反思一下!
这么多年来为什么没有种出粮食!
是不是在偷懒!
有没有好好的耕田!”
“你看我们家一样要交赋税,交的难道不比那些贱民多吗?!
我们家怎么不感觉到重?!
有时候这些贱民要多找找自身的原因!
不要动不动就嚷嚷税收重了!”
管家感觉今天听到的这话是他这辈子听过最离谱的话,心想他娘的老百姓每天早出晚归辛辛苦苦的种田,你这到头来说人家偷懒没有好好种!
为什么交不上赋税你他娘的心里没点子笔数吗?!
论个体而言你家确实交的比任何一家都多,但是你家多少亩地普通老百姓家里多少亩地?!
你家隐匿了多少户口田亩心里没点笔数吗?!
这些话管家只能在心里说说肯定不敢当老爷的面讲,表面上管家还是附和道:“那好!
小人就按老爷的意思办!”
接着管家从账房中取出账册带上几个家丁然后领着官差到村里征税。
不管是士绅的家丁还是衙门的官差全部都是佩着刀的,拿着不是防贼寇而是防老百姓的,毕竟就这几个人碰到贼寇拿着家伙也没用。
来到村里后管家领着官差来到里正家,官差打开士绅家的账册直接对里正说道:“你们村里一共要交银子八十两、粮食两百石!”
里正一听吓的当场瘫倒晕在地上,管家见状上前掐人中将里正掐醒。
醒来之后里正跪在官差面前说道:“差爷!
咱们村总共就八十多户不满一百户人家怎么要交这么多钱粮!
这不合规矩啊!”
官差听后有些不爽的说道:“什么不合规矩?!
衙门的公文就是规矩!
再说了这平摊到每家头上也就不到一两银子不到三石粮食!
怎么就多了?!”
里正一听这话叹了口气说道:“这除了要给衙门交赋税还得给老爷交租子啊!
在说这谁家没有欠个钱?就都指望着秋后来还账呢!”
听到这里官差有些不耐烦的说道:“别给老子说那么多!
那是你们自己的事!
总之衙门的赋税一分钱都不能少还有往年的欠税今年也得给衙门补上!”
管家听到官差这话叹了口气对里正说道:“老哥你就别说了,赶紧起来带路吧!”
官差又补了句:“你要不带路也行,老子自己去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