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科院那场决定未来的会议后,陈羽墨的生活仿佛被按下了加键,却又陷入了一种奇特的、风暴中心的宁静。
他没有立刻奔赴龙渊基地,而是回到了燕京那套承载着母亲们青春印记的小屋。
这里,成了“南天门计划”
最初的、没有硝烟的战场。
客厅那盏昏黄的落地灯,再次成了深夜的唯一光源。
只是这一次,铺满茶几和地板的稿纸,不再是深海巨兽的狰狞轮廓,而是充满了宇宙的浩瀚与冰冷。
轨道动力学方程如同天书般在纸面上蔓延,模拟着巨大结构体在近地轨道微妙引力平衡下的稳定性;小型化聚变堆的拓扑结构草图被反复修改,力求在极致的功率密度与绝对的安全冗余间找到黄金分割点;新型空间材料的晶格模型被拆解重组,对抗着宇宙射线、原子氧侵蚀和极端温差的致命考验;伏羲ai的神经网络架构图复杂得如同星云,需要为那座悬于九天之上的“天门”
赋予近乎神只般的感知、决策与自愈能力……
笔尖沙沙作响,计算器屏幕上的数字飞快跳动,偶尔夹杂着橡皮擦除的沙沙声或陈羽墨陷入长考时无意识的、指尖敲击桌面的轻响。
空气里弥漫着纸张的油墨味、咖啡的微苦香气,以及一种高度专注带来的、近乎凝滞的张力。
【核心关联个体‘田夕薇’生理体征:平稳。
威胁等级:极低。
环境扫描:安全。
】烛龙冰冷的提示如同背景音,在他意识深处规律性地滑过。
小田成了这片知识风暴中最温柔宁静的港湾。
她没有试图去理解那些艰深的公式和图纸,只是安静地陪伴。
有时,她会蜷缩在沙另一端,捧着一本厚厚的剧本或小说,就着陈羽墨那边的灯光安静阅读,偶尔抬起眼,目光落在他紧锁的眉头和专注的侧影上,带着不易察觉的心疼。
有时,她会轻手轻脚地起身,去厨房煮一壶热牛奶,或者切好一盘水果,放在他手边,不打扰他的思绪,只是用行动告诉他:我在。
更多的时候,她会像一只乖巧的猫,依偎在他脚边的软垫上,抱着平板电脑,戴着耳机,刷着美食攻略或者和闺蜜、同学聊着天,分享着新现的胡同小吃或者哪家商场在打折。
手机屏幕的光映在她白皙的脸上,时而因为看到有趣的段子而眉眼弯弯,时而又因为闺蜜的八卦而小声惊呼,为这间被星辰蓝图填满的小屋,注入鲜活的人间烟火气。
“墨墨,你看这个裙子好不好看?”
她有时会突然摘下耳机,把平板举到他眼前,屏幕上是某款设计感十足的连衣裙。
陈羽墨的目光从复杂的轨道方程上艰难地移开,扫过屏幕,点点头,声音带着熬夜的沙哑:“嗯,好看。
适合你。”
“那我下单啦?”
她眼睛亮晶晶的。
“好。”
他应着,目光又回到了稿纸上。
田夕薇便心满意足地下单,然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仿佛刚才只是惊鸿一瞥地打扰了一下那片属于星辰的领地。
偶尔,她也会和闺蜜小露或者几个要好的同学约着出去。
逛商场,扫荡小吃街,或者在某个安静的咖啡馆聊一下午。
每次出门前,她都会仔细地给陈羽墨准备好温水和零食,叮嘱他记得休息。
回来时,也总会带些他可能喜欢的点心或者新奇的小玩意儿,像只外出归巢、带回礼物的小鸟。
陈羽墨会在她出门时短暂地停笔,看着她精心打扮、充满活力的背影消失在门口,心底会泛起一丝柔软和歉疚。
他知道她在努力地平衡着,既想陪在他身边,又不愿让自己成为他巨大压力下的唯一寄托。
她的独立和体贴,是无声的温柔支持。
时间在笔尖与纸面的摩擦中,在咖啡杯的氤氲热气里,在田夕薇轻快的笑声和键盘敲击声中,悄然滑过半个月。
这天傍晚,陈羽墨终于合上了最后一本写满推导和批注的笔记本,将散乱的稿纸仔细整理好,放进一个特制的保密文件袋里。
他揉了揉胀的太阳穴,长时间高度集中的精神带来一阵强烈的疲惫感,但眼底深处却有一簇火焰在燃烧——南天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