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墙壁上已是光洁如初,那道灰痕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从未出现过。
空气中,唯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焦味,证明着昨日的一切并非幻觉。
长老们不甘心,当即布下天罗地网般的监测法阵,誓要窥探这天机显现的奥秘。
可阵法刚刚布置完毕,尚未启动,便自行运转起来。
法阵光华流转,却并未监测到任何异常灵力,反倒将所有在场之人的影像投射于那面石墙之上——画面里,竟全是他们童年时期,偷偷摸摸在厨房偷吃点心的模样。
白发苍苍的长老看见自己流着鼻涕,满嘴糕点渣子的滑稽样子,老脸顿时涨得通红。
一阵尴尬的沉默后,众人羞愧难当,灰溜溜地散去。
自此之后,璇玑阁内再无人敢轻易将任何异象妄称为“天机显现”,大家心照不宣地明白,某种意志正在用一种近乎戏谑的方式,告诫着所有试图窥探其秘密的人。
这份意志的触角,早已蔓延至璇玑阁之外。
数月后,一个名叫张阿妹的普通村妇行至一处早已荒废的旧驿站。
废墟前,立着一块新修不久的石碑,是当年一位被斩差役的后人所立,旨在纪念那场著名的“延误军情事件”。
碑文庄严肃穆,字字泣血,控诉着战争的无情与命运的不公。
张阿妹在碑前站了许久,不言不语。
她没有像其他村民那样上香祭拜,而是从随身的布袋里,掏出了一撮混杂着草籽的粪肥,不急不缓地撒在了碑脚的土壤里。
半年过去,奇迹发生了。
那块冰冷沉重的石碑,竟被新生的藤蔓密密麻麻地爬满,完全遮盖了碑文。
藤蔓上开出了一串串状如铃铛的奇特花朵,每当有风吹过,花朵彼此碰撞,发出的不再是悲戚的风声,而是清脆悦耳、如同孩童笑声般的叮当声。
这笑声般的声响,起初令人新奇,久而久之,却让附近的村民感到阵阵不适。
他们开始在夜里做噩梦,觉得这笑声是在嘲弄先人的苦难。
“先人不得安息”,这样的流言在村中迅速传开。
终于,在一个群情激奋的夜晚,村民们合力推倒了石碑,用烈火将其连同藤蔓一并烧毁。
熊熊火光中,升腾的灰烬并未随风飘散,而是在夜空中凝聚成一只巨大的蝶形光影,那光影绚烂夺目,绕着村庄飞舞了整整三圈,而后悄然隐入天际。
也正是那一晚,村里所有的孩子,都在梦中听到了一个温和的声音,那个声音说:“记错了也挺好。”
世界的底层逻辑,正被一种温柔而坚定的力量悄然改写。
这份改写,甚至触及了最幽深、最禁忌的所在。
姜璃的一缕残识,在虚空中漂流了不知多少岁月,最终选择寄生于地底深处的一批萤火虫卵中。